“不会就学!村里年轻人,扶贫办的人,都动员起来,设备我解决,平台对接我去跑!”
说干就干。
江辰雷厉风行,很快协调来一批基础直播设备,又从市里请了个懂点皮毛的“专家”来做了场速成培训。
扶贫办几个年轻人和村里两个稍微机灵点的后生,被赶鸭子上架,成了第一批“主播”。
直播间开起来了。背景是崭新的菌菇大棚,主播们卖力地介绍着青山坳羊肚菌、黑虎掌如何山泉滋养、自然生长,营养丰富。
然而,现实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开播几天,观看人数寥寥无几,偶尔进来几个,也是看两眼就走。
挂上去的链接,下单量屈指可数,连邮费都不够。
“江局,不行啊!”负责直播的小李一脸沮丧。
“平台根本不给我们流量,像被限流了似的,偶尔有人点进来,问两句就没下文了。我们嗓子都喊哑了!”
“是不是咱们东西太贵了?”
一个村民主播挠着头,“城里人嫌贵?”
马德才也急了:“不可能,咱们品质摆在这儿,这个价很良心了!”
江辰盯着后台惨淡的数据,眼神锐利。
限流?无人问津?这绝非正常现象。
一个冰冷的念头升起——有人动手脚了!而且手法极其隐蔽,抓不到把柄。
仓库里的菌菇越堆越高,尤其是娇贵的高端鲜品,保存期短,每天都在损耗。
投入了巨大热情和期望的村民们,看着心血可能烂在库里,怨气开始累积。
“不是说建了大基地就能发大财吗?怎么东西堆着卖不出去?”
“是不是他们当官的瞎指挥?光会建,不会卖!”
“钱都投进去了,要是赔了,我们找谁去?”
“找江局长!找马主任!他们得给个说法!”
流言和不满像野火一样在村里蔓延。
这天,江辰和马德才刚到大棚区查看鲜菇长势,就被一群情绪激动的村民围住了。
“江局长!这菌菇再卖不出去就烂了!我们的钱怎么办?”
“你们当初说的好好的,现在咋搞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