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满脸希冀地看着杨一清。
“老夫不求你什么,只求你多照看一下汝明,别让他就这么被中山侯和皇帝陛下给废了,那就足够了!”
熊绣字汝明,他也在现场。
只是当他听见李东阳这些话后,一颗心却沉进了谷底。
因为现如今的湖广乡党,早已经大不如从前,随着李东阳和刘大夏这两位硕德老臣接连被迫致仕,湖广党人里面身居高位者,也就剩下了他熊绣和杨一清。
而且熊绣是兵部左侍郎,杨一清是执掌天下戎政的兵部尚书,看似好像兵部又如当年刘大夏出任尚书时一样,重新回到了湖广党人手中。
但是问题偏偏就出在这个杨一清身上,油盐不进,恪守成规,这杨一清甚至都不能算是湖广党人。
哪怕刘大夏和李东阳屡次举荐提携于他,杨一清依旧如此不愿做出贪腐受贿之事!
真是忘恩负义的混账东西!
熊绣目光不善地看着杨一清,后者顿时陷入了尴尬的处境。
一方面,是李东阳和刘大夏这两位同窗好友多次举荐提携之恩,另一方面却是他杨一清一直坚守的为官出心,不为任何私情所动摇!
最终,家国大义还是战胜了个人私情。
杨一清正色看向李东阳,然后艰难地摇了摇头。
“西涯,我做不到!”
“做不到?”李东阳下意识地反问道,“你为什么做不到?你为什么就是要死守着那些该死的……”
话还没有说完,李东阳就剧烈咳嗽了起来,竟是从他掌心里面隐隐可见殷红血迹。
“罢了罢了,杨应宁,你走吧,走吧!”
杨一清听到这话,神情苦涩地摇头失笑,然后径直起身离去。
看着他的背影,熊绣忍不住恨声怒骂道:“真是个狼心狗肺、忘恩负义的混账东西!”
“当年他杨一清是因刘公(刘大夏)举荐,这才得以升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担任陕西巡抚,同样是刘公请求朝廷任命他杨一清总制三镇军务(陕甘总督),此后晋升为右都御史,成为三边总制!”
“甚至就连他这个兵部尚书,那也是李公你苦心运作而成,如此提携之恩他杨一清却就此视而不见,简直就是忘恩负义到了极点,这些该死的西南蛮子一个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杨一清祖籍云南,加上他居官清正,得罪了不少人,因此经常被骂为西南蛮子。
在这个年代,湖广云南四川等地依旧是朝廷士人眼中的蛮夷之地。
李东阳无力地摆了摆手,倚靠在软榻上面。
“汝明,你要记住一件事情!”
“杨一清就是杨一清,不管他怎么样,都不会做出有损国朝利益之事,这就是他杨应宁啊!”
“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夫和时雍(刘大夏)何尝不想坚守本心,做个清正廉明的正直忠良呢?可是一步步走到最后,很多事情不是我们想如何就能如何的,这个大明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大明了!”
“偏偏他杨一清就能坐到,不得不说这是老夫最佩服他的一点。”
“可是他……”熊绣忍不住反驳道。
谁不想做个清正廉明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