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烘烤房”改造出来之后,食堂里的人发挥了极其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出了“焦香锅巴”以及“海鲜”米饼。
食堂大锅饭总是会产生锅巴,以前要么泡汤要么喂猪。
后来食堂里一厨师寻思着,海苔片烘烤之后那么香,这锅巴嚼起来也挺香,就是有点硌牙,如果能做的跟海苔一样,薄一点,脆一点,再撒点调料……
于是这厨师把锅巴压薄,再放入烘房里低温烘干至极度酥脆,涂抹上鱼干虾干磨成的鱼虾粉,立刻变成了海鲜味的锅巴片!
这锅巴片一出来,又成为了纺织厂孩子们的“梦中情片”。
“好!这锅巴的处理方式好,海鲜味的锅巴片,废物再利用了。”
锅巴片在纺织厂食堂供应售卖,供不应求,人人争抢,搞得后来厂里专门用糯米和粳米混合蒸饭,力图产生更多优质锅巴。
然而锅巴片还是供不应求!
“我想要锅巴,昨天我就没买着。”
“我们家也要锅巴!”
“厂里能不能多供应些锅巴?孩子们喜欢吃锅巴片。”
……
秦想想也喜欢吃锅巴,她嚼了一口海苔片,无奈道:“没有锅巴,那就只能人造锅巴了!”
先制作米浆米糊糊,然后压成薄片进行烘烤,并且增加鱼虾粉调味料,到了这时,与其说是锅巴,更像是一种酥脆的米饼。
这种米饼成本极低,用的是大米和鱼虾粉,后者极其廉价便宜,咸香酥脆,充饥解馋!
秦想想:“这一回怀孕,赶上好时候了,厂里多了这么多美食好吃的!肚子里的孩子有口福……我该不会生两小胖吧?”
“两小胖来继承妈妈的美食工厂,唉,千万不要遗传你爸爸十几年老海军的手艺。”
肖枝儿和徐光明决定在飞燕纺织厂食堂里举办一次婚酒,在这之前,徐光明休假了一个月,带着肖枝儿回老家,两人在老家办过喜事,而肖枝儿觉得在自己的单位里也应该办一场。
徐光明答应了,两人这场婚事筹备了很长时间,又是做衣服,又是回家探亲,还准备在单位办婚酒……可谓是把场面办得体面讲究。
徐光明跟肖枝儿说:“我找我那些执行远洋任务的战友换了些好东西,到时候拿去你们厂里,让大家都见识见识,尝点新鲜好吃的。”
肖枝儿道:“还是你来我们厂里长见识吧!”
徐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