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小胖真考上了?复旦大学呀!好,太好了。”
“这贪吃的小胖子,还真是出息了。”
周傲冬得知这个消息,化身大喇叭,绕着老公房来了个迂回前进,让所有人都知道,她闺女秦厂长的儿子考上了复旦大学。
隔壁许家姆妈真是酸得要死,怀疑秦想想给黎小胖走后门。
“什么走后门啊,那黎青峰一直是班里成绩第一名,别说是复旦大学,清华北大他都能去。”
“咱们沪市的,都不愿意离家太远,留在沪市读复旦大学多好啊,离家里又近……”
小胖奶奶吴雪雁这会也留在沪市,她带着另一个儿子和儿媳合伙开了间店铺,也是过得红红火火。
“孙子考上大学了!哎呀,大喜事!”
“复旦大学,多好的学校啊。”
夜里,一家人制作了满满一桌菜,请了不少亲朋好友过来吃饭,这一整天,家里都非常热闹,邻居们也都过来道贺,容姨知道黎青峰考上大学,还说要专门为他做几身衣服。
“妈,你亲手再帮我做个报喜燕,要拿着录取通知书的那种!复旦大学的通知书。”
秦想想:“给你做个状元燕子?”
“那也好。”
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庆祝,夏日的残阳透过窗户,将这一屋子的欢声笑语定格成墙上的剪影。
秦想想大学毕业了,儿子黎青峰考上了复旦大学,离家里近,周末都能回家,父子俩一个模样,都是周末才能回家。
穗穗即将读中学,青禾与青澜也要读小学了,孩子们也都长大了。
秦想想身上只剩下最艰巨的任务,那就是管理飞燕联合纺织厂。
现在飞燕联合纺织厂已经长成了一个庞然大物,不单单是纺织,而是横跨纺织、服装、食品、文创玩具等等多个方面行业的特殊企业。
从现代企业管理来看,飞燕联合纺织厂已经初步具备集团雏形,应该建立国际上的集团架构管理,规范财务等等方面内容。
但飞燕纺织厂目前管理还是老一套,因此显得较为臃肿,秦想想面对着越来越多需要她签字的规章流程,感到头痛。
“儿子考上经济管理系好,应该多挖几个管理人才来处理这些繁杂事物。”
而就在这时,上级为了规范大型企业工厂管理,从沪市老牌国营大厂调来了一个“现代化管理专家”,高旅,这人留洋进修过,参观过国外的企业和工厂后,回国一直念叨“高效率”,他觉得国内企业工厂都应该向外国学习,追求利润、高效率。
“秦厂长,这和巧手坊合作的利润率并不高,虽然拥军是好事,但可以推介她们跟其他纺织厂合作……”
秦想想把他的话当成是耳旁风,虽然这高旅有点“疯癫”,但是人还算好使。
很多从国外,尤其是参观过米国硅谷的科学家以及企业家,重新回到国内,都是一副饱受刺激,甚至在外人看来有点疯癫的情况。
比如说原本是核物理专家,取得过很多研究成果的,突然就决定不搞研究了,他要当企业家经营高科技公司……
高效率、高效益、kpl体系文化、金钱至上,有钱能买到一切,这些观念不断冲刷着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