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老机器从来不是落后的象征,它们是时间的见证者和技术的基石。”
法兰西时尚杂志的杜邦先生拿着手里的精美缂丝书签,他简直要跳起来。
他完全能想象出这样精美的缂丝出现在时尚服装上的样子,艺术!美丽!奢华!
米国记者采访飞燕纺织厂厂长秦想想:“秦厂长,请问您是如何形成这种将历史、文化、商业以及社区完美融合的独特发展理念?”
秦想想听了翻译的话,她整个人都懵逼了,什么历史文化商业社区……
“其实就是厂里的老师傅一辈子都在工厂里工作,和这些旧机器作伴,他们舍不得扔掉这几台旧机器,这几台机器曾经代表着厂里的荣耀,是当时最先进的机器之一,是厂里工人的骄傲。”
“老师傅们舍不得扔,于是就放在外面供人参观纪念,这就是我们工厂发展历史的一部分。”
秦想想瞎几把随口扯了一堆,实际上就是扔机器得罪老师傅,她干脆给扔外面,还能算成文物……就这么着吧。
李书记赶紧说:“我们厂长说的是’以人为本,尊重历史,实事求是‘。”
记者史密斯道:“了不起的东方智慧,非常和谐的文化生态。”
考察团的成员满怀期待参观了这一座充满历史感沉淀的纺织工厂,最后给出了高度评价:
“将历史遗产、技术创新、社区文化与市场经济完美结合,充满人文关怀的工厂改革方案。其发展模式更具有普适性和启发性。”
对第十纺织厂的评价则是:
“……管理规范,现代化工业的合格样板。”
孙先进看着两份不同的报告时,他完全笑不出声,更受打击的,则是米国记者史密斯写得一份报道文章:
《在沪市:老机器与新思想——一种更具人文色彩的工业改革模式》
文章里,这个女记者夸赞飞燕纺织厂“在追求现代化工业机器生产效率的同时,珍视自身的工业遗产和工匠精神,走出了一条兼顾历史与未来,技术与人文的独特发展改革道路。”
“飞燕纺织厂?咱们沪市有这家纺织厂吗?突然有这么大的名气?”
“曾经的上浦纺织厂,现在改名叫飞燕二厂,组成了一个飞燕联合纺织厂,厂长……厂长就是那个秦厂长!”
“秦厂长?!那个秦厂长!”
“据说是外国人来参观,都被她的改革震撼到了!”
……
轻工局领导看见这些文章兴奋极了,“看看!这个秦想想高明啊!真不愧是大学生!有文化!有脑子!改革可不仅仅是更换机器,而是继承发展,要有自己的特色,这些老机器,是历史,是文化,也是最好的教科书!”
“这个孙先进,还得像秦同志学习!”
“咱们要组织一场学习活动,向秦想想同志学习,学习她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