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子,您继续上课。”村长打声招呼就走了。
村长走后,赵暮对其余六个犹豫不决的书生说道:“你们是去是留,自行决断,我绝不强求。”
几人面面相觑,眼中都有挣扎和犹豫之色,但又回想起这几日赵暮教他们东西,心里暗自有了决定。
是啊,连一个八岁小童都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这些成年人难道没有自己的感受吗?
赵暮肚子里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难道他们这几日还没感受到吗?
需要听别人几句闲话和谣言就否定自己的判断吗?
宋有为第一个站出来表态:“老师,学生愿意继续跟着您学习,学生相信老师的人品和学识。”
“老师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学生心里很清楚,不会轻信那些谣言。”
“至于当年的事,若老师真是受害者,学生定会为老师讨回公道,还您清白。”
宋有为就是白秋水口中那个家乡闹饥荒沦落为街头乞丐的书生。
因为他没有正式拜师,只是跟着赵暮学习,所以不能喊师父,只能喊老师或者夫子。
有了宋有为的表态,其他人也纷纷附和,都表示愿意留下。
赵暮压下心中难以名状的复杂情绪,尽量平和的说道:“多谢各位的信任之情。”
“莫要耽误时间了,咱们继续学习。”
“是。”
有了这个插曲之后,书生们明显学的更加起劲了。
这可是状元哎,就算真是作弊,能走到状元那一步也绝不是简单的人物。
他们这些人中有些人是童生,大多数连童生都不是。
他们的终极目标就是考上秀才,能教书能免税看到官老爷能不下跪就很满足了。
所以,让一个状元公教他们简直是大材小用了。
如今能有这么好的机会学习,说不定还能冲一冲举人老爷的名号,他们自然拼了命的学。
毕竟有名师指导,可比他们自己闭门造车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