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到什么程度,当时陈云同志被派往南满主持工作,从哈尔滨出发,足足走了一个多月,才绕道朝鲜到达南满。
如今国民党军一部分核心主力在沈阳,一部分核心主力在长春,如果能打下四平,就能让国民党军尝尝被拦腰截断的日子,而我南满、北满则能连成一片。
时过境迁——
这一次,我军携大胜之师再度兵临四平,士气、兵力和装备与一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这一次,我军集中了个师的兵力组成攻城集团,另以个师进行阻援。
对于四平这个咽喉要地,我军势在必得!
……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用这一句话来形容此时的四平守军是再合适不过了。
此时的四平守军正是军,守将陈明仁。
就在不久以前,东北民主联军刚刚给了军致命一击。
陈明仁的嫡系师和师在靠山屯几乎被全歼,民主联军此时杀来,正是趁你病要你命,时机把握的相当之好。
此时的军,建制已被打残,靠补充地方武装后才勉强恢复了建制。此时驻在四平的还有第军师,在南满时也曾遭我军重创。
这些残兵败将和新兵加起来不过万人,正是四平守备最薄弱的时候。
守将陈明仁眼见民主联军来势凶猛,顿时陷入了彷徨。
众寡悬殊,他该如何应对呢?!
打?
军精锐己所剩无几,以区区万残兵和新兵,不用想都知道四平很难守住。
撤?
率领这些残兵败将出逃,很可能会出现无法控制的混乱局面,加上共军最擅长运动战,在路上遭到截击,很可能就全军覆没。
两相比较,与其撤退,不如坚守。
情况太危急了,一分钟都不能耽搁,陈明仁决定负隅顽抗,放手一搏。
这一次,他使出了杀手锏。
陈明仁用兵的最大一个杀手锏,就是善于改造弱旅,当年老蒋为了安排他,把他从一线部队拿出去,安排到杂牌军里面带兵。
年日军进攻九江的时候,老蒋把贵州保安团改称预师交给他,国民党的这种地方保安团的战力从来都是渣渣,结果在陈明仁的带领下,愣是在九江顶住了日军的多次进攻,顺利完成了任务。
后来何应钦看上了这支杂牌军,想尽办法把这支杂牌军给吞了,结果陈明仁又重新组建了预师,后来在昆仑关战役中,大多由新兵组成的预师竟然硬刚日军第师团,愣是把杂牌军带出了王牌军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