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郑瑜压根就没朝这边看。
还是路一打了圆场:“对了,联系上小雪是怎么回事?找到那孩子了?”
“是路屿偶然遇见,觉得她外表相似才告知了我们,”魏昭说,“刚刚忘了介绍,这位是我妹妹,现在叫王静。”
原本像木头一样远远站在人后的王静朝路一路二打了声招呼:“叔叔,阿姨。”
路二睁大眼睛,目光来回在王静和魏昭之间转了转:“哎呦,长得可真像,难怪,这些年你都在哪里啊?”
“我是被爸爸收养了,他过世后我就考上了卡尔南国立大学的警务专业。”
“你爸爸是做什么的?”
“农民,春夏也会去打猎。”
路二叹了口气:“真是辛苦了。”
“没有很辛苦,从小就有很多人帮助我们家。”
王静说,脸上没什么表情,背在身后的双手一直悄悄抠着指甲。
“那以后回到魏家有什么打算?”
“继续完成学业,明年毕业后我会申请进入贝林河湾区分局,两年内考上刑警。”
王静回答得如同在面试自我介绍,路屿注意到她说的河湾区分局,晶蓝湾就在河湾区,如果这是她原本的计划,那么即使没有这次的干涉,她也有可能未来与魏家人碰面?
魏昭说:“家里已经商量过了,王静的梦想是当刑警,我们也会支持到底。”
“刑警不错,不错。”
路二连连点头。
李阿姨这时才反应过来:“这不是丢了娃上电视的魏家吗,听说后面找到的是假的?现在又找到真的了?!”
当初路屿被魏家寻回,流传在外的照片上妆容很重,与路家的关系也鲜少被扒出,而大众媒体关注的始终都是魏家,南滨的邻居们并没有将路家与真假千金事件联系起来。
屋里充斥着沉默,路屿与魏昭面面相觑,正巧又新人办入住,是个男背包客,蓄着大胡子,看不清年纪,带着一辆看起来饱经风霜的旧自行车。
路屿将李阿姨和郑瑜从西厢拉出来,阻止他们继续听八卦。
这一刻她莫名有种成为万恶资本主义的错觉。
路屿汗颜,很不熟练地给背包客办好入住,男背包客不停问东问西,一会儿问附近的景点,一会儿问去海滩的最近路线。
郑瑜取出南滨地图小册子递过去。
背包客这才闭了嘴,走到院子里仔细研究地图。
“魏家很重视你,”郑瑜突兀地开了口,“上次你出事的时候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半夜就到了医院。”
“你是说,我们应该接收他们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