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看看元旦,点头说:“确实如此。”
周一:“叨扰先生了,告辞。”
说罢,带着元旦离开了,走出大门,元旦转头看看关闭的门,又看看周一,问:“师叔,元旦以后长大了也要做道士吗?”
周一:“不一定,元旦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方才师叔是胡说的。”
元旦哦了一声,好奇地问:“那元旦不做道士的话,是不是就要来这里上学呀?”
周一看着她:“不管元旦日后做不做道士,都不必学这些。”
元旦不理解:“为什么呀?”
周一:“因为师叔希望元旦的日子能自由、畅快,而不是一昧地压抑、委屈自己。”
元旦的脸上都是茫然,周一捏捏她的脸:“听不懂就算了,等元旦长大了自然就明白了。”
元旦歪歪头,心里想自由是什么东西呀?
这时候阳光照了进来,将两人的影子照了出来,她眼睛一亮,抬脚就踩在自己的影子上,结果发现自己一动影子也动了,跑两步,影子也跑了起来,她停了下来,屏住呼吸,往前一跳,好嘛,影子也跳开了。
就这么跟自己影子玩了好一会儿,她才又问:“师叔,元旦还要上学堂吗?”
跟路人擦肩而过,周一问:“元旦想要上学堂吗?”
元旦点头:“想!”
周一:“好,我们在城里找找,看还有没有其他的学堂。”
答案是有,而且也是只教授女子,学费低了不少,就在瓦子跟白水巷之间的一条小巷中,学堂中的全是城中各小贩家的女儿,也有成了婚的妇人来学,所以课堂就两节课,一节教识字,一节教算数。
教授的先生是个三十出头的妇人,丧夫独居,靠此为生。
旁听了一堂课之后,周一就为元旦定了下来,约好第二日元旦才开始到学堂上课。
离开学堂,周一带着元旦去买了笔墨纸砚,学堂的先生说了无需买太贵的,只要最便宜的就好,到了书铺,让掌柜帮忙选了一套出来,一共二百五十文。
此外,还去了成衣铺,为元旦买了个小小的斜挎包,就当作她的书包了。
小孩儿背着自己的东西,稀罕得不得了,一起到了瓦子,寻到了还是没什么生意的元夕,周一问她:“你可要入学堂识字?”
元夕摇头:“我要挣钱!”
三人在瓦子吃了晚饭,元夕说:“你们先回去吧。”
元旦不解:“天要黑了,鱼姐姐不回家吗?”
元夕摇头,说:“我听他们说,瓦子到了晚上更热闹,闲汉的生意更好。”
既是为了挣钱,元旦也不好说什么了,她依依不舍地元夕挥手:“鱼姐姐,你挣够了钱就回来哦!”
元夕点头:“知道了!”
周一看着她,说:“若实在挣不到也别勉强自己,替我卖符也是条路子。”
元夕哼了一声:“我怎么可能挣不到钱?”
“你少瞧不起我,我在这里多待几日,就能挣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