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组随之开始运转,将聚变过程中产生的热能,通过机械能,转为电能。
这整个聚变发电过程,
对于设计和建造示范堆的一众研究员,技术人员都已经很熟悉很熟悉,
不过,今天这次实验关注的重点,不是聚变发电本身。
而是聚变反应堆运行过程中的配套,提供氚的氚增殖反应。
“发电机组已经开始运行发电。”
整个指挥大厅里,是相当安静的。
一众参与了新的氚增殖和回流系统改造设计的研究员,
也用不着其他人去解释,各自都默默关注和计算着那几个最重要的指标。
发电机组已经开始运行发电,
意味着反应堆里的氘氚已经发生聚变反应有一会儿了。
同时也意味着,氘氚聚变产生的中子,已经在不断冲击位于第二壁的氚增殖系统的液态锂,
在微观的视角中,肯定有氚已经生成了。
并且随着反应堆设计的氚回流系统,重新进入到反应堆的核心,与氘继续发生持续的聚变反应。
很快,就将有关于氚增殖效率的数据产出。
整个指挥大厅内,在此刻,一众研究员像是忘了呼吸。
“氚自持率目前为0。997到0。998之间波动。”
根据各实时数据计算出来的氚自持率,并没有一开始就达到一众研究员的预期。
不过,一众研究员也无人在此刻出声,
只是继续关注着各项数据的走向。
看起来,这个数值其实已经很接近支持了。
但是,在长久的运行中,此刻看起来差得零点零零几,就是巨大的成本。
目前示范堆每天需要消耗十千克的氚,
即便是自持率达到0。999,每天依旧需要实际消耗十克左右,
一年就需要三千余克。
要是十个示范堆体量的聚变反应堆,榨干目前国内裂变堆的氚产量都榨不出来,甚至可以说把全世界的裂变堆都主要拿来生产氚,把全世界氚产量榨干都榨不出来。
没多久,下一轮自持率数据的变化,很自然的再播报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