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张安吹响了下工的号子,那些放学以后才过来的孩子倒是高兴了。
因为他们原本就不想来,但被家里的大人揪过来,他们也反抗不了。
这会儿听到要下工了,就如同重获自由了一样。
但那些大人们却是相反,他们一个小时挖个四五十斤不成问题,最少也能挣四五块钱,自然不愿意提早下工。
这么好的活计,又不挑重担子,干起来也不累,在别处可找不到。
“是啊张安,现在还早,我们再挖一两个小时嘛,这活又不累人。”
平时在山上种地,都要干到七八点钟才从地里回来,九点来钟才吃晚饭。
今天还是在村里干活,回家就几分钟的时间,自然想多赖一会儿。
“我说各位叔伯爷爷诶,再怎么说也不急在这会儿嘛,人家谢老板还在等着你们挑回去称重呢,你们要是干到八九点钟,天都黑了,你们不休息人家还要休息嘛。”
别看只是简单的称重,然后结账,但这活计也很花时间。
毕竟还要翻出来看看,因为谁也不知道里面会不会夹杂着其他的东西。
“这蛤蟆蔸长在地里又不会飞走,你们啊就赶紧弄下山去称重,然后领了钱,回家去吃顿饱饭好好休息,明天早上再来。”
一提到领钱,一个个就更加精神了。
刚刚还想赖在山上的那些人,这会儿收拾起东西比谁都快。
他们也知道,今晚估计就到这里了,那现在谁先下去,就能先称重拿钱,回家吃饭休息。
<divclass="contentadv">看着大家一个个挑着一百多斤的担子,走起来就像是如履平地一样。
张安不由得摇摇头,还得是父辈的这一代人,再往后的下一代,莫说是挑了,就算是背个百来斤都得满头大汗。
虽然人多过来称重的人不少,不过场面并不混乱。
因为谢文天谢老板带来了四五个人,张安又从村里借来了三台磅秤。
总共四台秤一起给大家称重,速度也不是太慢。
尤其是谢文天带着他那几个员工,从检查到称重再到报数,都做的井然有序。
估计是这样的活计他们已经做了不少,所以非常熟练。
不过这也正常,人家是干这一行的,吃这一碗饭,肯定比一般人有经验。
“王大武,六百七十斤。”
“李二发,六百九十三斤。”
“杨连发,三百八十六斤。”
。。。。。
工钱是收一个,发一个,谢文天的人负责称重,张安一家人负责给大家发钱。
这样就不太会出什么乱子,大家拿到钱也能直接回家。
最后发现,这第一天下来,村里的大家竟然挖了接近十五吨,快三万斤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