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两寿拜师礼物都是其次,就算送房送车对翟远来说也是小菜一碟。
真正让老艺术家们动心的条件有两个。
第一是只要肯给翟远、于占元和粉菊花三人一个辈分,这一支流派今年在地方电视台里能频繁露脸,春晚他插不进手,但给地方电视台赞助了一笔弘扬国粹的费用,每周抽出十分钟来做个京剧类节目可太容易了。
第二则是以九一娱乐的名义,拍一部京剧题材电影,主角自然是肯收他为徒这一支流派。
八十年代能上电视的诱惑已经足够大,因为没有其他娱乐设备,只能电视台放什么就看什么,多少人挤破头想要出镜。
拍电影更是想都不敢想,除非有任务在身,否则投资人吃错药才会拍京剧题材。
消息传出去以后,老艺术家们还在矜持犹豫,儿子儿媳、徒子徒孙便踩破门槛般上门游说。
“爹啊!人家电视台说只要咱家能把那笔投资拉来,立马安排我进去工作,你不替我着想也得替儿媳妇和她肚里的孩子考虑啊!”
没过多久,这件事就从一开始大家嗤之以鼻,演变成有人偷摸去找领导报名,紧接着相互攻击诋毁对方艺术水平不行,接不了这泼天富贵。
最后关内一位百岁高龄的老爷子,富字科老艺术家张富祁,为了给徒弟们铺路主动出山,应下了这门差事。
其余老艺术家们一看没希望了,立刻调转矛头冷嘲热讽。
“两个海派艺人就算了,连二十岁的愣头青都收,这不是瞎胡闹嘛!”
“这张富祁艺术不行,就会溜须拍马,白活这么大岁数。”
“好人性,有打京剧那年,就没见过这么干的!”
千言万语汇聚成四个颇具攻击性的字:
江湖乱道!
翟远听夏濛讲完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虽未亲眼目睹,也能想到出其中的乱象。
唉!资本!
…………
香江电影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戏剧和武师两个行业。
早在几十年前,京剧武生袁小田和洪拳武师刘湛便先后进入电影行业,推动粤剧电影发展。
粉菊花孙蕊馨和于占元则在香江开办戏剧学校招收学员,给影视圈输送人才。
彼时戏剧班底有所谓的四大名校:于占元的中国戏剧学校、粉菊花的春秋戏剧学校、唐迪的东方戏剧学校、马承志的中华戏剧学校。
听起来高大上,动辄挂上学校二字的衔头,但其实跟传统戏班子没有区别,出科后更没有学历文凭。
不过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穷人将子女送来学戏,签生死合同,赚一份辛苦甚至血泪钱。
可惜随着京剧式微没落,戏剧学校也逐渐被正规院校取代。
到了如今八十年代,当年的四大名校,现在就剩下粉菊花一家春秋戏剧学校仍在坚持办学。
上午十点。
春秋戏剧学校老旧的大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