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旋摇摇头,“打价格战,损人不利己,那样最后会搞得大家都没钱赚。”
“刘副厂长,你可以想象一下,咱们公社那位供销社主任,他首先放在第一位的,是单位的利润吗?”
罗旋道:“并不是这样的。他首先追求的,是他自己的工作成绩。各级供销社,都有大把的流动资金,放在账面上闲置。”
“既然这样,我们就给他送上一个业绩吧!”
“开一个订货会,每个公社里的供销社,如果订上20台打鼓机,就赠送2台。县级供销社,订货100台,赠送10台。”
罗旋道:“这样一来,在他们做月报表的时候,就可以向他们的上级,说自己‘争取’来了多少台打鼓机。此举又能给单位上,创造出多少效益。。。”
这个时期的供销社,他们的经营理念并不灵活。
几乎就是按部就班的:进多少货,卖多少货,中间给单位赚取了多少利润。
然后再把利润统统上交。
而供销社需要资金的时候,上面自然会往下拨款。
因此,
这就造成了供销社的负责人,他们对商品的单价并不敏感。
对单品所创造出来的的效益,也不是特别清楚。
就那么稀里湖涂的进货,稀里湖涂的卖,反正又没有谁和他们竞争。
所以,
在这些供销社的销售报表上,正常的亏损、或者是赚取的利润,都很平常。
并不能算作是负责人的工作成绩,亏损了也不算失误。只不过是脸面上,有点不好看罢了。
而罗旋提出来的、这种买赠的促销形式,在后世已经司空见惯、屡见不鲜了。
但搁在这个时期,却是一个新鲜事物,大家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假如一个县级供销社,采购200台打谷机的话,红星公社的农机厂,就能赠送他20台。
这样一来,
这额外的20台打谷机,在这些供销社做账的时候,就能把账面做得非常的漂亮。
这可是给单位上,争取来的额外的利润呢!
至于占压资金?
这个低级问题,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向上级打个申请就行了。
这种往外出货的方式,供销社算账的时候,会觉得他们很划算:足足节约了10%的资金呢。
而农机场,则是按照生产成本价来算的。
因此,
站在农机厂的角度来看,这可比销售价降价10%,要节约一大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