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个箭匣,内部密密麻麻的列满了汉军配发的短弩箭。
每个箭匣里,超过五百枚巴掌长的弩箭,下方有简单的机扣,便于从箭匣里取出小的箭盒。
此时这一列背负箭匣的部众,被护在队列中间,以滚轮阵的方式,一排排交错前推。
也就是前排射袭完成,后排利用马位间隙,前插继续弩箭的射袭。
之后是第三排。
如此重复,始终保证有一排横向拉开,人位于马上,居高临下,射出的箭恰好越过前排枪兵,落入敌阵。
而他们手里持握的是一种上方装有箭盒,拉动弩弓机扣,就能轮替射箭的新式军弩。
霍去病让墨家工匠研究迫击炮这种超出他们认知的东西,进展缓慢。
但说出大概原理,让墨工制作出后世的连弩,却是难度不大。
一段时间的尝试调整,对现有的弩机进行改良,就出现了此时汉军正在用的新弩。
类似三国时期的诸葛连弩。
拉动机扣,箭匣里并排放置的箭矢下沉,一次次被机扣勾连,推动,便得以循环射出。
箭匣内平行的是两枚短箭矢。
而一个箭盒从上往下,能放六列箭矢,全部射完,换下一排跟上。
后退轮替的两排弩兵,趁机完成装箭。
三排轮动,便可形成一个箭矢不断释放的循环。
汉军的阵列,滚轮般往前推动。
箭矢密集如雨,虚空中充斥着弓弦震颤的声响,形成集火优势。
大和士兵从未见过如此密集的箭阵。
整个队伍在箭阵配合下,行云流水般前行。
岛国部众执盾前冲,只要被前列的汉军枪兵拨动盾牌,稍有空隙,就会被射中,人员不断倒地。
第一阵箭矢还没停,第二阵,第三针,第四阵,陆续射来……
霍去病策马跟在阵列后方。
这是他首次尝试新的弩机箭阵,因为是在城内,威力打了些折扣。
要是打突袭的伏击战,这种弩机连射,威力会更大。
‘科技领先’是第一生产力。
让攻城战比想象中推进的更快,伤亡更小。
前方,大和王城已清晰可见,朱红色的大门,城楼上下站着神色紧张的大批守军。
“霍侯,不知为何,我进入这城内,总感觉心惊肉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