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乡下结婚生孩子的事,被人登到报纸上了。”
“什么?你结婚了?还有孩子?那你怎么没跟我们说过呢?”
“说什么?我又没打算跟他过一辈子。”
“不是,你怎么……”
剩下的话在江明华怨恨的目光中被她咽了回去。
江明华回到自己的房间,“嘭”的一声撞上门,趴在床上开始捶床。
江母拿起被她放在桌上的报纸和信看了看,被刺激的眼前一黑,差点栽倒在地。
她和丈夫都是老实巴交本本分分的,另外三个孩子也都是老实人,怎么这个孩子主意这么大呢?
一声不吭的结了婚,生了孩子,又一声不吭的离了!
还让人给公开了。
他们老两口的脸该往哪儿放?
她出门一趟又回来,肯定是外面有很多人已经知道了这事,开始议论她了。这可怎么办?
平原日报是平原省最大的报纸,全省发行,所有的国营厂都有订阅,各个部门都有。老江在车间应该也看到了,工友们会不会嘲讽他?
那肯定是会的。
但是工友们刚开了个头,老江就被厂长办公室派人来叫走了。
所以,大家只能私下里议论纷纷。
“江明华刚回来的时候我就觉得奇怪,她真的不像个下乡知青,养的太好了。比咱们工人还要好。”
“而且她真狠心呀,男人和孩子,说不要就不要了。”
“这人真的忘恩负义,把婚姻当跳板了,真是不道德。”
“……”
厂长为什么要喊老江呢?
因为厂办也收到了徐家屯来的信。
徐会计这人,为了不辜负周秀云给他的那一块钱邮资,把能寄的人都寄了。
而且,那天中午,他从公社回去,给宁安送完了糖,回到大队部开始写信,脑袋就好像突然开窍了一样,思路异常清晰,写给不同部门的信,用的都是不同的语气和措辞,连诉求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他给国棉六厂的信,措辞就很激烈,强烈谴责国棉六厂将江明华这种思想品德有问题的人送到乡下当知青,这种人下了乡,就是破坏农村的安定团结,破坏工农一家亲的大好局面,因为这一个人,就破坏了国棉六厂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
“你们把乡下当垃圾站了吗?什么垃圾都往乡下扔!”
厂长于好光看的面红耳赤,就好像徐会计此时就站在他面前,正指着鼻子骂他。
老江一来,于好光就把报纸和信都给了他,“好好看看。”
老江来之前,已经看过报纸了,这会再看到信,更加羞愧的无地自容。
“是我没教好孩子。厂长,现在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