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聊聊各自那不靠谱的男人。
。。。
第二天。
回了京城,自然是要去大厂区的。
现在的厂区变化太大了,即便是朱媺娖这个‘始作俑者’,都有些认不出来。
以前的厂区比较简单,做肉的,做武器的,做盔甲的和改装大炮组装步枪的等等。
但现在的厂区一再扩建,里边工作的人越来越多,隐约已经有向旁边那‘新城’去的趋势了。
并且有一部分的功能区域已经转到了新城那里,现在留下的大多是军用及新产出的物品了。
得知公主来了,宋应星连忙领着一群人赶了过来。
他现在比起以前的变化也非常大,以前他总认为自己所学是杂学,上不得台面,因此总不自觉的会认为低人一等。
现在他早抛开那观念了,远的不说,就说这大厂区的产出,朝廷里哪个官员不得求着点?
文官又如何?你让武将低头也就罢了,有本事你站在厂区负责人宋应星面前也昂着头啊。
迎到朱媺娖,便领着她往‘科学研究院’走去。
这也是每次朱媺娖回来必定会去的地方,厂区但凡有了什么新的产出,也大多都是出自这里。
等到了地方,宋应星指着前边一处桌台上盖着红布四四方方的‘大方块’道:“公主前些日子送来的炎晶我已经用上了,在毕老与王老的指导下,这‘蒸汽机’也做出了个初版,公主请看”
说完,他便引着朱媺娖将红布掀开。
红布下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木箱子’,为了让公主看仔细,还特意拆开了两边。
‘木箱子’内里,是一个‘倒扣漏斗’样的铜制容器作为蒸发室,在容器外一个巨大的齿轮将蒸汽机发出的‘力’传导出去。
大明崇祯年间的蒸汽机示意图
这东西吧,朱媺娖肯定是没有见过的,也不能确定这是不是王岩所说的‘蒸汽机’。
不过她还记得王岩说过的那问题,也就是‘气密性’如何解决。
向宋应星询问后,宋应星连忙将身边一个老人迎到前面:“这是王徴王老,是我当初游历时遇见的,公主说了那‘蒸汽机’后,微臣深觉与王老所提及过的器具多有相仿,便将王老请来,最终做出了这‘蒸汽机’”
这事要说起来,真的只能说王岩帮崇祯找的人好,宋应星不止自己是个科学大拿,他认识的人也都是各方面的大佬。
更关键的是,宋应星这人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楚,一旦发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立刻就会想办法找人来帮忙,绝不会敝帚自珍自己浪费时间去琢磨。
就如同先前找来的帮忙改造龙头炮的毕懋康一样,在他发现自己搞不定‘蒸汽机’之后,立刻便去寻找能搞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