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敌人也有这样的战列集群,也负责同样的工作。
所以像这种会战,如果没有神裁之光清场的话,双方的战术其实相差不大,指挥官唯一能做的就是当个BUFF工具人,具体细微指挥其实由集团军的参谋部来指挥,很少会由总指挥来指挥小规模的战术。
除非总指挥有这个兴趣。
或者是机械与蜂群文明。
前者总指挥是机器人,作战电脑能将如此庞大的会战战场都容纳下来并完成精细指挥。
后者是蜂巢生物,主意识能控制整个战场所有子体,也能完成机器人一样的精细指挥。
这就是机器人与蜂巢生物的优势之一,在精细战术指挥方面其他文明拍马也比不上。
而正常文明在战场上能与这些机器人抗衡,主要在于BUFF加成。
机器人与蜂巢文明的指挥官是没有所谓天赋加成,他们只是主宰的分支子体,只有主宰才有一个作用全国的强大BUFF,子体只有基础指挥技能,没有各种天赋。
如此规模的会战,在外人看来除了壮观就是史诗。
但对参战者来说除了惨烈就是残酷,而且一点也不美好。
战场规模太大,一个战术指挥从下达命令到具体实现在战场上可能要经历几个小时,根本不可能有什么精妙的指挥。
更多的时候根本不用战术,就是正面对轰对耗。
除了残酷,就是惨烈。
经历过一场超大规模会战还能活下来的指挥官,基本上都不会想再次经历。
一天下来,李清基本上什么也没做,就站在战星指挥大厅中央看着眼前巨大光幕上那疯狂跳动的数字。
这疯狂跳动的每个数字的背后,都代表着战舰或太空战机的损失。
跳得有多快,战损就有多快。
跳得有多凶,死伤就有多凶。
而这样的经历,他要一直经历下去。
这种恐怖伤亡的战争绝不止是一天两天的事,这还只是开胃菜。
第二天,或者说24小时没有间断的惨烈消耗战一直在持续。
两天。。。
三天。。。
一周。。。
直到第十四天的时候,李清统帅的第七集团军战损近半,特别是受他指挥的那几个文明的舰队基本上被他调上前线死了个七七八八,人类文明的舰队大约保存了三分之二左右。
但如果战事继续下去,这三分之二也保存不了。
没办法,会战战场就是个超级绞肉机,谁也逃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