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汪修齐胸有成竹的模样,徐渭内心安定了不少,他试探着询问:
“殿下,针对此事,是否已有具体章程?”
“章程谈不上,倒是有些想法。”汪修齐抬了抬手,在党骏把一旁树立的黑板架子挪到中间后,他起身过去,掀掉盖在架子上的绸布,指着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内容,说道:
“我把电磁领域分为三大块,其中包括取电、输电和用电。
取电,顾名思义,就是发电,短期来说,就是建立风力发电站,把风能转化为电能。
输电,就是把电输送到要使用的地方。这块听起来简单,其实异常复杂,其中包括升压、传输、降压几个部分,里面有不少难点要攻克。
最后就是用电了。用电的领域极其广阔,短期内,我就两个目标。
第一,火器作坊里所有的镗床、铣床等加工机械可以用电力驱动,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研究出白炽灯或者日光灯,让作坊夜里也能开工,同时让我们这些喜欢夜里读书的人,也不用再饱受昏暗的烛光之苦。”
李时珍、纯阳子、徐渭几个老书虫都是相视一笑,梁迅更是跃跃欲试,眼冒精光。
无为子憨厚的脸上露出喜色,顿了顿,他木讷地问:
“殿下,那橡胶作坊的热炼、压片、破胶等工具,是不是也可以用这个……电力驱动?”
“不错,”汪修齐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电动机本质上是通用的,所有的人力、畜力等重活、累活都可以用之取代。”
清净子满脸错愕,惊讶地叫道:
“那以后的马车,帆船,是不是都可以变成电车、电船?”
“那个还有点远,虽然能做到,不过短期内,还是把精力聚焦在我说的那两项上面。”汪修齐很欣赏清净子的思维,但还是把他的思绪拉了回来。
接下来,和众人商量许久才达成一致。
成立取电、输电、用电三个攻关小组,汪修齐亲自挂帅,统筹全局的同时,还作为电磁理论的指导先生。
此刻,他无比感激上辈子努力的自己,高深的不敢说,但对于高中所学的库仑定律、安培定律、电磁感应定律等基础理论,还是信手拈来的。
李时珍作为副总指挥,梳理汪修齐传授电磁学理论的同时,建立科学的实验方法。
梁迅、无为子、纯阳子,分别承担了取电、输电、用电小组的负责人,带团队执行具体攻关。
擅长机械和器具制造的清净子,被汪修齐放到了用电小组里,主导电动机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