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知道秀莲父母的脾性,怕秀莲回去挨训,就说道:“秀莲姑娘,你赶紧回去吧!要不然你父母会担心的。”
秀莲帮助王氏躺好,说道:“大娘,你好好睡一觉,我明天再来看你。”说完就走了。
秀莲回到家里,见父亲石全德和母亲吴氏已经回到了家里,吴氏见秀莲回来,赶紧把她拉到里屋说道:“秀莲,今天我和你爹爹去县城赶集,你猜我们遇见谁了?”
秀莲见母亲神神秘秘的样子,不知道她又卖什么关子,说道:“我不想猜。”
吴氏两眼都笑成了一条缝,说道:“我们遇到陈老能了,他问起你多少岁了,我说你一十六岁,他问你定亲了没有,我就说没有,他说他二儿子一十七岁,也到了婚配年龄,也没有定亲,他的言外之意不就是想让你与他儿子定亲吗?
陈老能家里经营着几家药材铺,生意非常好,那可是日进斗金,你要是嫁到他家,这辈子也就享福了……”
秀莲听吴氏这么说,就说道:“娘,你没有听说吗?他儿子不务正业,嫁给他那是倒了八辈子霉,享什么福,即便是享福,我也不嫁。”
吴氏听女儿这么说,就急了,说道:“你这孩子,他家家财万贯,日进斗金,不务正业又能咋样,少不了你的钱花,这样的好人家你要是不嫁,那你想嫁个什么人家?”
秀莲见母亲唠唠叨叨说个没玩,也不想与她争辩,便说要去做晚饭,就逃离了卧房。
次日吃过早饭,秀莲说找同村的女伴月儿学做鞋样子,就出去了,其实她是去看王氏了,王氏昨天喝了药,此时好多了,她正在灶房熬药,见秀莲来就说道:“秀莲姑娘赶紧回去吧,我自己就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秀莲怕王氏累着,非要让她去床上休息,她来给她熬药,王氏推脱不了,只能依了秀莲,秀莲熬好药,就喂王氏吃药。
就在这时,吴氏突然闯进屋子,看见自己的女儿在喂王氏吃药,上去就夺过她手里的碗,怒道:“你这个死丫头,什么时候学会说谎话了,走,快跟我回去。”还没有等秀莲反应过来,她就被吴氏拉走了。
原来吴氏去月儿家找秀莲没有找到,就在村里问谁看见秀莲了,一个邻居说见秀莲去了王氏家里,吴氏就气冲冲地找来了,进屋一看,秀莲果然在,就很生气。
吴氏拉着秀莲匆匆往家里赶去,回到家中,就看见王媒婆和一个年轻男子在他家里坐着,王媒婆见秀莲回来,赶紧说道:“秀莲姑娘回来了。”那年轻男子看向秀莲,两个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秀莲想起昨天母亲的话,想必这个男子就是陈老能的儿子陈安良,就说道:“你们走吧,这里不欢迎你们!”说着转身就去了卧房,吴氏一看,气得脸都白了,赶紧对媒婆和陈安良说道:“这孩子心眼不错,就是嘴不饶人,你们多担待。”
常言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那个年代,儿女的婚事都是由父母做主的,尽管秀莲一百个不同意,石全德和吴氏还是收下了陈家的彩礼,把秀莲的婚事给定下了,并把她的生辰八字也给了陈家,气的秀莲坐在卧房里哭,连饭也不吃了。
吴氏怕秀莲再出去乱跑,让人家说闲话,每天都在家里看着她,又过了几天,陈家就送来了婚书,说三月之后成亲,秀莲得知就很伤心,盼望着陈明泽高中回来。
再说陈明泽,从破庙离开后,一路上都很顺利,提前几天就到了京城,他在那里又复习了几日才开始考试,没想到考试题目都是他看过的,一点难度都没有。
考试结束后,有很多人都留在京城里等待揭榜,但陈明泽担心母亲,就匆匆地赶了回去,回到家里,王氏的病已经好了,见儿子回来是喜极而泣,并告诉儿子自己生病多亏了秀莲,如果他要高中,一定不能辜负秀莲。
陈明泽说道:“母亲放心,只要秀莲姑娘愿意,我若高中,一定不会辜负她的。”他又把路上遇到方爱梅的事与母亲说了,王氏听了也很惊讶,说道:“你既然已经答应了人家,就应该信守承诺。”
于是陈明泽就拿出方爱梅给他的金子,买了一口棺材,找人去把方爱梅的尸骨挖了出来,然后埋在了距离县城五里之内的那座山脚下。
一日,陈安良正在花柳巷寻欢作乐的时候突然晕倒,被人送回家中之后就一病不起了,陈老能就请来城里最好的郎中来看,结果吃药也不管用,于是就想着提前把秀莲娶回家中为儿子冲喜。
秀莲得知陈家很快就要来娶亲了,就日日哭泣,一天晚上在吴氏去厕所的时候,她就悄悄溜出了家门,直接去找陈明泽,王氏见秀莲两眼红肿的来到家里,一问才知道她父母要把她嫁给陈安良,她明白秀莲的心意,可也是无能为力。
陈明泽对秀莲既有感激之情,也有爱慕之心,但他的前途未卜,也救不了秀莲啊,在家里急得团团转,秀莲哭着说道:“我不愿意嫁给陈安良,明泽哥,你要是不嫌弃我,就带我走吧!”
秀莲是一个善良,重情义的姑娘,王氏也不忍心她被逼婚嫁给一个自己不爱的人,就对儿子说道:“明泽,你就带着秀莲走吧!到外面躲一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