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但大明已经没了推荐 > 第265节(第2页)

第265节(第2页)

毫无疑问,这才是老成谋国之思,朱由榔也深以为然。

国家的统治模式不应当是完全一致的,而是得因地制宜。

对于那种距离中枢过于遥远,必须要放权,但又有所顾虑的方面之任,多一些制度上的考量,是完全正确的。

事实上,当年唐时大都护地位极高,仅次于三公,与作为宰执的尚书仆射同阶,也有类似考虑。

而事实证明,这些距离大唐核心万里之遥的边帅、边军,居然比帝国内部的军事力量,更为可靠和忠诚。

而且虽然李过没说,但朱由榔已经能想到,这一模式,日后也可以在未来大明可能拓展的外围疆域以及势力范围,比如西域、东南亚等地设置推广。

不过饭还是要一口一口的吃,眼下明军还不他可能在北面投入太多力量,朱由榔让张名振留在北面,更多的是利用明军得胜席卷而来的威压之态,先暂时镇住这些蠢蠢欲动的蒙古诸部。

等未来养精蓄锐,腾出手来,自有其他计较。

此时贸然设立一个安北大都护,首先是张名振本人威望不足,骤然升到如此高位,容易引起军中非议。而不用张名振,便也只能以李定国、李过二人而已。

但朱由榔暂时还有不少任务要交给这二位,完成战后必要的防务改革,而且突然调走其中一人,也意味着要空出来一个关键位置,同样不合适。

且也容易打草惊蛇,让漠北诸部有所惊惧防备。

还不如先把“大都护”这个胡萝卜高高悬起,让那些个刚刚志得意满的都督们,有点理想追求。

等日后北面草原大局用兵之时,再行考量不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事后,朱由榔又在沈阳待了几天后,再由张名振领军开路,数万人浩浩荡荡,沿着长城外侧,往西面而去,却并非准备入关回北京,而是一路朝着察哈尔腹地。

后军五个师,近六万骁勇,加上后军、左军全部骑兵,两万余骑,旌旗昭昭,一望无际。

等大军行到宣府、大同,还有文安之那边的光复骑军精锐过来扈从,令漠南诸部蒙古,惊怖敬畏莫名。

这一路上,朱由榔倒也不急,也不让下面急行军,而是慢悠悠的沿着长城外围边塞,走走停停,不时还接见一下军中将校,和沿途蒙古部落头领。

同时,关于这些日子,军中诸多将帅,都紧张兴奋之余,翘首以盼的防务整顿方略,也逐渐从行在传出,而后经由北京的中枢转为正式旨意后,下达出去。

诸地都司,以陕西、山西、北直、辽宁、云南这五个地方最为紧要,诸多军中将帅,亦是纷纷自荐,奏章都快堆满朱由榔的书案了。

朝中也私下将陕、晋、冀、辽这四地北面的要害位置职位,称为“四镇”。

当然,最要害,也最容易建功立业的,还是得算张名振的安北都督府,但那不是已经被陛下定了嘛。

原因很简单,因为明眼人都知道,这五个地方,以后肯定有仗大,而且是大仗。

作为军人,还有什么是比战场之上建功立业更吸引人的?

而中枢传出来的旨意,也还算兼顾军中各个派系

陕西都督艾能奇,北直都督冯双礼,都还在大家的意料之内,这二位,都是左军一系中,仅次于老大李定国,和都督刘文秀的存在,干了快八年总兵的白文选,也终于升到了辽宁经略副使位置上,虽然还是比都督低一级,但经略使王夫之是个文官,具体领兵军事的事情,事实上是由白文选负责的。

而颇为关键的山西都督,则是由前军的资历老将郝摇旗担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