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第一想法就是,他妈的,你建奴也有今日?
九月末,使团抵达扬州,准备南渡金陵,令人奇怪的是,一向坚定抗清的天子并未将对方拒之门外,而是大方的表示,愿意在十月初的朝会上接见满清使者。
第章议和(下)
九月三十日,清使抵达南京,被安置在理藩院衙门内
立即就有不少激进者跑来冲击,表示要“诛杀鞑虏”
对此,理藩院尚书曾樱直接斥责道
“有此雄心,如何不敢上前线杀敌?”
南京紫禁城,大善殿后的望江楼内,朱由榔正在和几个宰执开会。
朝中大臣都知道,朱由榔平常不喜欢在乾清宫办公,按他的话说,乾清宫被众多宫殿包围起来,虽然宽阔,却太过压抑。
而望江楼位于宫城西面,楼上可以直接眺望到扬子江,让人心胸开阔。
所以除了朝会(只有大朝会才会在三大殿,小朝会一般在乾清宫)外,朱由榔的主要办公地点,批示奏章、接见大臣,都是在望江楼。
“民间对清使南下都怎么看?”
朱由榔亲自为坐着的瞿式耜和堵胤锡等人斟茶,而后问道
天气转凉,考虑到几位内阁宰执年纪大了,楼内还烧上了几盆炭火。
瞿式耜恭敬接过茶盏,而后道
“民间反应都还在预料之中,无非就是有的人坚决要驱逐清使,还有说杀了祭旗的,也有不少说可以先议和稳住伪清,等日后准备充足再北伐的。”
李过嗤笑一声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准备准备,打仗的事,哪有这么多要准备的?当年东晋、南宋就是年年准备,结果年年都伐不成!”
这几年当了枢密使以后,在好友堵胤锡的帮助下,李过的文化水准也是大为提高,越来越有儒将风范了。
朱由榔颔首
“大概就是清虏使出来的拖延之计,杀了倒不必,反而露怯,显得咱们多怕一样。”
“可以见上一面,就安排在十月初三大朝会上吧。”
闻言,姜曰广有些踟躇
“这……不太好吧,毕竟是来议和的。”
堵胤锡却是拍手道
“好!便是如此,也算是让清廷和那些个一意偏安的懦弱之辈彻底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