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出来的劳力可以顶没有劳力家庭的名额。”
“然后这一两银子,你们三七分,劳力得七成,剩余三成归没有劳力的家庭。”
听到这话,在场的人顿时一阵窃窃私语。
元末大乱,不知道有多少人家失了劳力,或者是只有一个劳力,需要照顾田产。
这样一来,就得不了朝廷的好处。
很容易就生出别的心思。
要是一家两家倒还好。
整个西北诸省这样的人家太多了。
到时候再整的民怨沸腾就不好了。
毕竟人不患寡患不均。
而早就考虑到这一点的朱雄英就想出了这么个解决之道。
一份银子分成两份。
七成给出力的人,三成给借名额的家庭。
这样一来,双方都有了好处,自然也就少了些怨气。
至于有名额的家庭会不会觉得少?
如果白得三成银子还觉得少的话。
那他们的怨气就尽管跟朝廷撒吧。
而为了稳定民心,让百姓相信朝廷的话。
第一个月的工钱,是提前发放的。
那些摆出来的银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然了,发到这些百姓手里的肯定还是朝廷发行的银票。
这些银子只是让他们看的。
不过百姓对此却并不在意。
因为现在朝廷银票的信用已经彻底建立起来了。
根本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而随着各地商人逐渐进入西北诸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