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至今,已经有数千年。”
“大到朝廷的赋税钱粮,账册土地。”
“小到日常买卖,鸡毛蒜皮。”
“哪一样都离不开算学。”
“朝廷的户部和工部,地方的户房和工房。”
“都是有算学大家在的。”
自己这个儿子整天在自己和父皇面前表现的都是智珠在握的形象。
难得找到这么一个机会。
朱标当然不会放过。
朱雄英对此倒没有什么意外。
古代的各种算学着作自己又不是不知道。
但是受困于算法和计数方式。
这种法子的计算效率实在是太低下了。
传播效率更不必说。
从古到今几千年,数学大家屈指可数。
而自己要做的,就是改进这些东西。
大明的算学水平并不低。
甚至已经有了微积分的苗头。
但是这种东西不具备适普性和传播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就像那些算学大家,要么是家族传承。
要么是悟性逆天。
这些人固然值得敬佩。
但还有不知道多少天才。
因为各种原因,被埋没在历史的长河当中。
朱雄英改进如今的算学,为的就是把这些人发掘出来。
自己再强,也不可能一个人干了所有人的活。
为什么把那些生意交到朱镜静等人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