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儿子出手,那问题必然能够得到解决。
在回来的路上,朱雄英已经想到了应对之策。
那便是效仿前宋的武将制度。
将不知兵,兵不知将。
考官和考生之间,除了有考试这一段时间的接触之外。
便再也没有任何的交集。
虽然不能够彻底的解决这个隐患。
但最起码能够解决大部分隐患。
等到再过几年,大明的文武之道平衡后。
这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论调便会渐渐消失。
到时候人们也不会把科举看的太重。
这种情况便会进一步的减少。
因为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
赔本买卖,谁都不会去做的。
“所有的监考老师,由朝廷统一委派各地。”
‘“反正翰林院里还有那么多的清流。”
“养着也是养着,多多少少也要让他们发挥点作用。”
“至于谁派往何处,则完全用抽签做决定。”
“抽签这件事,还得让锦衣卫去监督。”
“并且以后每一届科举。”
“都要采取这种方法,若是有人抽到和上届同一个地方监考的话。”
“则需要重新抽签。”
“保证这些考官都是随机监考各地。”
“不会在同一个地方一直监考。”
“同时,这些人每三年就要轮换一批。”
“换之前,也不能走漏风声。”
“免得这些人会形成某种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