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由合金浇筑的街道,没有丝毫缝隙,每一寸都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一脚踩在上面,笃笃声在空旷里扩散,让人从脚底生出踏实的安全感。
抬手拂过脸颊。
空气里满是清冽的气息,干净得有些诡异。
明明就是一堵高墙,却将缓冲区的所有味道、所有气息全都挡在了外面。
穿过高墙踏入内城,眼前的景象与记忆里的薪火庇护城截然不同。
没有直插云霄的高楼大厦,没有密密麻麻挤压在一起的建筑,视野里大多是两三层高的小楼,就像现代的那些偏远小县城似的。
没有大而全,只有小而美。
靠近高墙后的建筑是一片六层高的居民洋楼,浅米色的墙面爬着翠绿的藤蔓,屋顶铺着暗红色的瓦片,每栋楼前都留着宽敞的庭院,摆着木质的桌椅。
洋楼靠近街道的一侧,一层被设为了大大小小的店铺。
店铺的门面大多是原木色的框架,搭配着透明的玻璃门,门上挂着手工编织的门帘,有的绣着细碎的花朵,有的缀着彩色的小铃铛,风一吹就发出叮铃铃的轻响。
手工皮具店、书店、裁缝铺、花店、影剧院
程野的视线掠出很远,最终落在内城的地标建筑,足有十二层高的广播中心。
浅灰色的外墙搭配着巨大的玻璃幕墙,在夜色下反射着柔和的光。
在废土上,每一寸空间都意味着生存的希望,这样低密度的建筑布局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浪费。
若是按照薪火庇护城的密度,这里至少能多容纳三倍、甚至五倍以上的人。
可在这里,没有人纠结于空间的利用率。
因为幸福城内城的核心目标从来不是容纳更多人,而是让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拥有足够的空间与舒适,感受何为真正的小确幸。
“真好啊,好舒服的感觉啊”
王康脸上满是怀念,整个人已经完全沉浸在内城特有的氛围里,连眼神都变得柔和起来。
程野则更多是新鲜感,虽说记忆里对这些地方并不陌生,但这还是他第一次亲身踏入内城。
只可惜眼下要先去医疗点,没办法到处逛逛,亲眼看看内城如今具体是什么模样,倒让他心里多了点遗憾。
没过多久,两辆转运医疗车就缓缓开了过来。
医护人员先将罗库克和加西亚小心地送上第一辆车,随后程野和王康才登上了第二辆。
内城没有复杂的医疗所,只有两个医疗点。
一个是面向普通居民的内城医疗中心,另一个则是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的“复生医疗”。
别说是前身和王康,就连他现在的身份,不是立功也没有资格去复生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