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从在三八年中旬,从关东军抽调了骑兵第1,第4旅团,再度加强华北派遣军。
并且抽调华北派遣军直属的第三、第四旅团加强山西第一军。
这些都是楚云飞潜在的对手兵力已经超过了十五万。
晋东南之战,实质上只是争取到了半年的喘息机会。
楚云飞现在琢磨的,
实际上是竺培基的提议。
358旅,是否以二战区客军的名义出晋作战,即以中央军的身份增援五战区作战。
一来,为了确保津蒲会战方面取得一些战争优势。
乃至徐州会战初期斩获战果,消灭日军的部分有生力量。
使得奠定徐州中期、后期会战的些许兵力优势,以此撬动整个津蒲会战之大局。
二来,为晋军扩大影响力。
这同时也为了他楚云飞自己。
现如今的他刚擢升不久。
这其实已经是破格提拔。
他当上校团长实际上也不过三年不到的时间。
按道理至少需要在上校军衔停留四年才能够擢升。
民国时期也不是没有搞过战时任官暂行办法。
但也造成了相应的恶果,军职上升过快,导致一众军官阅历不足。
难以服众不说,甚至在危难之际不可信任。
而且大量的军职都拥挤在了上校这个级别。
就如同前文所说的那样。
校官和将级之间,是有个明显的分水岭。
很多人一辈子都会卡在这个级别上面。
正当楚云飞和方立功讨论着津蒲会战局势之时。
一通电话直接打进了楚云飞的指挥部。
孙铭迈步上前接起,随后简单的交谈几句便直接挂断。
“长官,楚副参座通知说山城方面拟擢升您为南路军副总参谋长,兼原定职务。”
“哦?”
楚云飞眉头微动:“是否需要去南路军总指挥部报道呢?”
“没说。”
“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