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他耳听得对方声音稍停,雁惊寒收敛心神抬眼看去,就见十一皱了皱眉,似有些迟疑。
见状,雁惊寒心中一动,想到对方方才说到袁擒鹤,只见他原本搁在桌上轻点的右手不由一顿,而后沉声道:“可是袁擒鹤说破了扶宁身世?”
“正是。”
回想起密道中种种,十一心知这一切都在扶宁接下“生息诀”时或许便已有定数,然而他想起这段时日峨眉遭遇,不免心中忧虑,担心雁惊寒难免挂怀,“据胡若眉信中所载,她是在武林大会转日,才知道生息诀在扶宁手中,而此事正是扶宁自己当众告知在场所有人,为的便是请大家共商出一个处置之法。”
雁惊寒向来洞悉人心,听得这话不由心中冷笑,几乎无需细想便已猜到扶宁为何会如此作为。当日密道中在场之人虽然不少,但也不算多,后来出来后又有伤亡,想来活下来的就更少了。
而在密道中时,在场之人尚且恨不得争个头破血流,此后这些人自然也只消心思一转,便能想到此事最好越少人知道越好,故而一开始大约除了告知自己所在门派之外,这些人想的都是先不声张,或者先下手为强。
想来在那短短一日,常青门经过一场大战后的鲜血或许都不及清理,这些人便已尽数找过扶宁,并时刻留心其动向。更有甚者如袁擒鹤之流,未必也不曾想过沿用旧法,再设法来一个所谓“共享”之举。
但扶宁不是沈正,以她之性,为峨眉计,也为其自身处境计,雁惊寒只一转念,便已想到对方会如何提议,但与此同时,他也猜到无论扶宁如何提议,必然都只是一种徒劳的挣扎。
因为自她接下生息诀起,便已注定永远与之绑在一起。而扶宁心中未必不明白此点,只是她仍旧想要一试。
“据她所言,当日扶宁说出此话后,场中众人心思各异、一时无声。扶宁便索性提议,为保武林安宁,要么她今日便当着众人之面将此诀就此销毁,要么便将此诀广告武林,人人皆可习之。”
十一话到此处,并未继续往下,因为他心中清楚,自家主上必然能猜到接下来的走向。
有关第一点提议,以扶宁之处事周全,纵使她有意将自己置于众人视线之下,这些人也会想她是否早已暗中动作?销毁的生息诀究竟是真是假?更何况一些人自诩实力,原本便不愿意生息诀被毁,毕竟就算是众人相争时,他们也未必没有机会得手。
而有关第二点提议,同理只要人心怀揣测,仍旧可对扶宁生疑。在场的一些小门小派自知争夺无望,或许对此乐见其成,但只消一想到重霄当年所有之实力,那些多年来稳居上风的门派又怎会同意?
扶宁注定无路可走,只有就此叛出师门,以保峨眉脱身。
至于袁擒鹤恶意道破其身份,或报复,或逼迫,总归是成为众人口中,一个可对其群起而攻之、赶尽杀绝的理由了。
雁惊寒自问,自己能想到的,慧因师太自然也能想到。他想以峨眉之性,必然会尽力设法暗中保扶宁平安,至少成功离开武陵城地界,但之后的路,便只能靠她自己走了。
几乎是同时的,雁惊寒刚刚想到这里,就听十一已然开口道:“主上暂且安心,扶宁姑娘确已成功脱身,属下曾命青羽打探其动向,据闻她曾在锻剑山庄旧址现身,而后便不知去向了。”
既然“不知去向”,便是说中原武林中其他人也未能找到扶宁。而就此前唐鸷与雁惊寒一番交谈来看,对方从头到尾都未提及此事,可见中原武林到了此时,犹在心照不宣,想尽力将生息诀有关的消息瞒下。
“嗯。”
无论如何,没有消息便说明扶宁暂且安全。雁惊寒闻言点头应了,念头转过却倏然定在十一方才所言。
只见他凝目对上对方双眼,几乎立时便意识到什么,“锻剑山庄?段枫。。。。。。”雁惊寒何其聪慧,话才出口便已想到答案,只见他脸色微沉,登时皱了皱眉,张口续道,“死了?”
作者有话说:
一写剧情就忍不住变身改文狂魔,有时间就不停改,又来晚了,只能给大家表演一个滑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