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槐院哪位所补?”
韩青松皱了皱眉,淡淡道:“不是我槐院所出。”
不是他们……
以承旨学士为首的一群鸿儒悄无声息松了口气,他们真怕是槐院的诗词,否则的话,有这几首在,他们想偏袒神都都难。
等等……若非槐院,岂非……
名为“曾公”的白须老者呼吸一紧,突然生出与那一日青杏园相似的感觉,颤声道:
“那是何人……”
韩青松当即,将自己如何在街上发觉人群聚集,又如何询问的经过转述了一番。
所以,是一名携着三名女眷的年轻公子,为了赢几个不值钱的彩头,随手填补?
听到这个答案,包括张夫子在内的一群大人物,面面相觑,生出一股匪夷所思之感。
而就在这时候,文轩楼大门处,突然又有一名读书人闯入,手中挥舞着几张纸,大声道:
“曾公,曾公在何处,学生有事禀告……”
白须老者皱眉,认出乃是自己的学生,招呼人放他进来。
不多时,那名读书人兴奋地跑进来,正欲开口。
就给后者打断:“可是外头有一年轻公子补全了国师诗词,浑然天成?”
那学生愣了下,说道:“曾公已知道了么?”
白须老者摇头,指了指桌上词句,道:
“这三首老夫已看过,你……”
学生摇头,说出的话却令几名大儒集体怔住:
“不是这三首,这个都过时了,如今是第四首、第五首……曾公,眼下外头可热闹了!”
……
错字先更后改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