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林氏王朝的招牌尚且没有破产,士绅基本上愿意的。
有了底层士绅的支持,控制底下百姓的力道又强了几分。
他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民心,很有可能会被压制住。
说句难听的,这些识字的人靠着手中的毛笔制造的舆论远超乎淮南灾区那几十万几百万的老百姓。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二来林青天不是傻子,他疑心重,觉得其他人靠不住,倘若能寻得大夏各地才子统一筛选,大夏的人口质量,科举制度的优越性摆在哪里,只要他想,总能筛选出自己想要的人。
大夏并不缺乏有才能也能干事的人,万一蹦出一个大夏“张居正”
说不定真能为大夏这栋摇摇欲坠的建筑延长一些寿命。
麻烦了!
而仅仅是秦钰思忖的片刻,急促地马蹄声响起。
秦钰抬头一看,韩子旬勒着马绳,勒得马头高高扬起,马落地的一瞬间,韩子旬撩着袍子跃下马背。
“世子,不好了!”
“魏王欲图谋淮南军队,他已经派遣魏王世子前往孙典英军营。”
“倘若世子不在,他们便要派遣十万大军猛攻淮南。”
闻得此言,李修文急得差点就想跳进池塘,十万大军是什么概念?
以秦钰一人,面对十万大军,不是在自找死路吗?
道祖泼水成雨,一时之间也洒不了这么多。
难不成要让雷公电母在淮河边上,用雷电劈死这群人吗。
便是守在秦钰身边的慕容雪薇心里也有些绝望,世子又不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来,淮南军队五万,是新收服的,人心还不齐,世子可能连主将都认不齐全。
这些日子,她对魏王也有足够的了解,魏王久居江南之地,江南地势、气候、人心,这三者缺一不可。
跟着秦钰走南闯北,也发现了辽东与中原军队的差异,光是披甲这方面,辽东的披甲对上坚硬的铠甲,无异于是鸡蛋碰石头。
秦钰初来乍到,地势、气候他全不懂,就是找到有人懂的,可大河一泛滥,昔日地图上的村镇早就消失了。
至于民心,现在几十万人都处在半饿半饱中,一天能吃饱一次,都是秦钰的功劳,能让他们熬到秋收,就已经是极致了,更别说靠着那些粮食和军费能拉起一只军队。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能拉起一支军队,铠甲哪里来?这些忽然拉起的军队,没有进行过训练,怎么面对结成阵列的军队?
须知,军队野蛮,一旦开战,烧杀抢掠,屠城的事情,魏王的军队一定会干,好不容易才有点起色的淮南百姓怎么办?
在军队的铁蹄下沦为黄土吗?
秦钰直起身子来,轻轻点了点太阳穴,麻烦有点多。
“先去淮南,拦住魏王世子。”
“钱财那边,爷爷自然会解决。”
闻得此言,众人皆有些沮丧,他们纷纷摇了摇头,远水解不了近渴。
大难当前,怎么笑得出来?
秦钰却抚掌笑了起来,魏王打得一手好算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