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很有意思,和当年那篇赫赫有名的《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四维的攻击性显然不如陈寒,但是第四维的诡辩技巧却不差,可能蒙骗不了那些有缜密逻辑独立思考的成年人,但蒙那些思想不成熟的青少年,却是一蒙一个准。
不然的话,第四维也不会取得那么大的成功了。
不过,第四维这次的文章,却是有理有据:
“叶凯是我的好朋友,我在松海的时候见过他,一个如夏日阳光般剔透的少年。”
“我从未想过,柔和如叶凯,竟然会有这么锋芒毕露的一面。”
“但我赞成叶凯的观点,因为只有事实,是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
“孙老师的本心,也许是好的,但她造假各种小故事的行为,我不以为然。”
有理有据的帮叶凯辩驳了一番后,第四维又开始趁势提了一嘴自己的新书:
“叶凯他是那样的明媚而忧伤,他的眼神,如透过教堂五色窗子洒下的阳光,照亮了我忧郁的心灵。”
“我逆流成河的悲伤,在这个茫然的小时代里,孕育出了一本全新的作品。这是叶凯带给我的灵感。”
“预计,在高考结束后,我就能把这部名叫《幻城》的小说带给大家,希望全世界都能感受到我们80后的力量。”
第四维的文章发出后,果然在榕树下引发了轰动。
而越来越多的青年作者,纷纷为叶凯发言。
张月然:“叶凯不过是说出了实话,像一个童言无忌的孩子,我们的社会,应当允许有童言无忌的孩子。”
蒋舟儿:“叶凯是我们80后的领军人物,他对世俗发动了唐吉坷德式的冲锋,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之冻毙于风雪。”
安妮Baby:“我本不想,关心这件事,但不忍,看到一位优秀的创作者。惨遭,顽固派的围攻。叶凯是实事求是的说明了孙老师文章的错漏,而孙老师,却一味的,攻击叶凯的学习成绩。我不以为,写作与学习成绩,有直接的关联。”
很安妮Baby发言。
标点符号用的比东汉末年的局势都要凌乱。
除了这些青年作家之外,普通的80后青年,也都开始在互联网上发声。
于是乎,以榕树下为核心,80后的声浪不断扩散。
各大论坛,例如天涯,清水论坛,猫扑,草木,铁血
各大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
全部都被这些声浪给占领。
反驳孙芸的文章一篇接一篇,弥漫整个互联网。
这也是千禧年才能有的奇迹,整个互联网,都被年轻人占领,根本没有中年人和老年人发言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