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他身为宁王参赞,协助侦缉水监司大案,他这样做可以问心无愧。
但是如今,时过境迁,他鬼使神差又和邹敏儿有了牵连。
雅室相会,侦缉处事,同下姑苏,夜渡航船,再回想前事,他是否还可以问心无愧?
他没想到这些年,邹敏儿一直珍藏这条玉带。
当年邹家被抄没,邹敏儿先是囚于应天府,后又远行千里发卖神京教坊司。
这其中如此跌宕艰难的历程,会经过许多盘查搜检,她到底是用什么办法,可以一直随身私藏这条玉带?
一种异样的情绪冲击着贾琮的心房。
一直以来,他因和邹敏儿的复杂纠葛,一直心存警惕。
即便随着不断地相处磨合,两人的关系已有改观,这种隐藏内心的芥蒂,哪里是轻易能够消除的。
直到看到这条虎纹玉版革带,想到邹敏儿对他有时亲近,有时却是抵触厌恶,显得喜怒无常。
直到这一刻,贾琮才明了她复杂的心思。
他想清楚了这些,那些隐藏心中难以消融的心防,都在顷刻间烟消云散。
……
邹敏儿看到这条玉带,原本惨白如灰的脸色,突然有了生气,甚至浮出一丝异样的红晕。
她已经有些涣散的眼神,神奇的重新凝聚,似乎用尽最后的心力望着贾琮。
她能看到他内心深沉的哀痛和自责,那一刻她心中释然,仿佛阴郁黑沉的天空,终于被撕开雾霾,漏进一丝明媚的阳光。
但是,刚刚返照的明艳气息,又飞快的枯萎失色。
“玉带上第三颗玉扣后面的夹层,我藏了东西,那是我父亲留下的东西……。”
邹敏儿说完这句话,似乎消耗了仅存的力气,浑身绵软,所有的知觉开始变得模糊。
但是贾琮搂抱着她的双手,依然能清晰感知,他的手掌如此温暖有力,让她感到从未有过的归属和欢喜。
渐渐的这种令她沉醉的喜悦,也缓缓褪去,直到她沉入一片幽深无比的黑暗……。
……
江流的运气不错,张友朋没有出门,也没有访友,这天正好在家中。
他听了江流的讲述,知道救人如救火,收拾好必要的诊箱,便坐江流的马车赶来。
好在福寿巷里清音阁并不远,他们几乎用了最快的速度赶到。
等到张友朋进了内院邹敏儿的房间,所有闲杂人都被驱离了走廊。
张士友又让清音阁管事取来滚水、灯火、烈酒等物,便和贾琮紧闭房门施救。
火器司吏目张士伦收到清音阁管事传信,不敢有半点耽搁,带着十五名荷枪实弹的火枪兵火速赶到。
江流早得了贾琮的吩咐,让十多名火枪兵保守门口,任何人都不得靠近。
房门一直紧闭,时间在一分一秒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