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才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
“治理天下,靠官吏就足够了,但天下是会变的,就如这天气一样,时刻在变,有朝一日朝廷跟不上变化,或者彻底抑制不住变化,那天下自会乱起来,而且会乱的一发不可收拾,光靠官吏是治理不好天下的。”
“官吏是只懂治的,他们大多不懂‘理’。”
“理关乎着天下发展。”
“发展才是天下和平阶段的常态。”
“只不过大秦过去并没有考虑过,甚至始皇也没有考虑过,始皇所想,仅仅是沿袭旧制,大力发展农业,同时遏制商业手工业,让天下尽可能的保持在过去的状态,如此一层不变的情况下,大秦可轻而易举的坐稳天下。”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
“就如周公分封天下时,他想过日后会群雄逐鹿?”
扶苏默然。
他沉思了一下,摇了摇头,凝声道:“先生的建议,大秦当另外建一座高等学室,远高于现在的学室,而且以研究‘道理’为主?”
嵇恒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他看向扶苏,问道:“你可想过,若是大秦不对天下进行压制,任由商业,手工业发展,天下会变成何等模样?”
一语落下。
扶苏一下子懵住了。
“不进行压制”他下意识摇头,因为这不可能,若是不进行压制,天下根本养不活这么多人,但他又转念想到,若是当真如此,天下会如何?
最终。
扶苏摇了摇头,苦笑道:“扶苏想不出。”
嵇恒笑了笑,又道:“那你预想的情况下,大秦最长治久安是何等模样?”
扶苏沉思了一下,开口道:“应当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民众都丰衣足食,天下太平安定。”
“太空了。”嵇恒道:“也太过理想了。”
“那先生心中,天下最终的模样会是怎样?”扶苏好奇的问道。
嵇恒缓缓道:“随着手工业、商业的迅速发展,天下越来越多人去到城邑,在城邑中生活,并通过各地的学室知识,一代代的积累突破下,不断推动各类技术进步,农业进步,从而实现了粮食高产等等,不过这些都只是基础。”
“天下真正的模样其实是个金字塔形。”
说到塔型,嵇恒面色一沉。
他似想到了什么,凝声道:“通过学室知识的一代代累积,最终这些知识多到不再是一个人就能轻易掌握,甚至就不是一个人能完全掌握,而是要陆续分化成各类专精的知识,知识壁垒越来越高,越来越高,对人的知识量越来越大。”
“大到让社会直接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