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秦本身就发行的秦半两,货币更替对朝廷没有任何影响。”
“货币更替真正影响的是有六国货币的人。”
“当朝廷宣布下放铸币权的时候,这些人手中的六国货币,一下子就成了废币,不说是一文不值,至少会大幅贬值。”
“而这就是我说的抢钱!”
“将原本贵族、豪强、贪官污吏手中的钱,直接抢掉。”
“朝廷此举固然不能直接从中获利,但地方势力铸币之后,定然是要花出去的,而花出去,则意味着会产生税收,朝廷通过前面的举动,已对关东经济有了一定掌握,便能不断从中征得税收,货币的更替阶段,也是朝廷税收大幅提升的阶段。”
“等天下钱币替换完成。”
“朝廷再将钱币的铸币权收回即可。”
“如此一来。”
“朝廷仅用几年时间,就将过去贵族、豪强积累的财富,全部劫掠一空了,而没有了几十上百年的积累,贵族、豪强在天下的影响力将会大跌,到时又岂能成事?”
闻言。
扶苏只感觉脑海一片轰鸣。
他从来没有想过,货币还有如此办法?
嵇恒淡淡道:“天下货币的流通,其实很简单,便是购买力。”
<divclass="contentadv">“而具有购买力的钱币,又分为良币跟劣币,其实就只是货币里金银铜含量的多少罢了,然而实际天下还有另外一种劣币,并非是因为质量差,而是因为天下正式的货币太少,不得不使用的替代品,正常国度之下,是不该存在这种劣币的。”
“然而正式货币的量太少,渐渐地,劣币也就成了主流。”
“究根结底。”
“其实就是良币跟劣币具有相同的购买力,过去秦半两的铸币权在朝廷,地方没有秦半两的铸币权,而一直使用布匹或者粮食购买东西,实在太过麻烦,故六国货币便再度盛行起来,而六地过去本就流通六国货币,自然很容易为六地民众接受,因而不为官方认可的六国货币,也就有了跟秦半两同样的购买力。”
“渐渐地。”
“劣币取代了良币。”
“在关东更已是劣币风行。”
“但如果朝廷下放铸币权,那就意味着良币会增加。”
“而这同样也意味着,劣币的购买力,将大幅减弱,甚至失去购买力,而这也意味着六国货币会大幅贬值,换句话说,若是你手中有两枚货币,一枚是秦半两,一枚是六国货币,你会优先使用什么货币?”
扶苏几乎没有考虑,直接道:“六国货币。”
“那如果市面上只流通秦半两呢?”
扶苏苦笑道:“那自然就只能用秦半两了。”
“而这也意味着六国货币购买力丧失了,完全成了无用的货币,或许可以重铸,但若是秦半两的规格较高,这也就意味着这些六国货币回炉重铸会折损更多,那对于地方贵族豪强的打击不言而喻。”
“铸币权之所以重要,最主要的原因是铸币税。”
“也就是铸造货币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