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九族之内的所有人全部罢官削职,永不录用,十代之内不得参加科举。
所有参与了此事的官吏,还有那些冒名顶替的人也基本上都是类似的处处罚。
除了有很多当事人被处死之外。
其九族之内三代,六代,九代,甚至是10代之内的所有人,全部都不得参加科举。
朱慈烺就是要杀人诛心。
必须让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
这一天早朝的时候。
礼部尚书施邦曜当众请罪:“陛下,臣罪该万死,请陛下降罪。”
朱慈烺:“各位爱卿觉得此事该怎么处理?”
文武大臣全都不敢吭声。
因为朱慈烺并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文武大臣可不敢妄自猜测。
但是朱慈烺既然开口询问了。
其他的大臣可以不吭声,作为百官之首的内阁首辅范景文。
在这个时候只能硬着头皮开口了:“启禀陛下,按照大明律法,出了这种事情之后,礼部尚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轻则降职任用,重则罢官削职,贬为平民。”
朱慈烺:“那就依律办事,礼部尚书和两位侍郎罢官削职,由范爱卿暂代礼部尚书一职,另大明综合学府教员朱舜水,入礼部主管仪制司事务,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朱舜水抨击宋明理学的玄虚学风,以及腐朽的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大力倡导教育实用论。
朱慈烺让朱舜水入主礼部仪制司。
刚好符合朱舜水的理念,可以发挥他的专长。
其他的文武大臣却听得一头雾水,他们对这个朱舜水一点都不了解。
不过朱慈烺已经开口了,其他人也不敢反对。
只是在心里想着要赶紧去了解一下这个朱舜水。
既然朱舜水受天武皇帝朱慈烺的重视。
将来必然前途无量……
施邦曜:“谢陛下宽恕,老臣谢陛下隆恩。”
朱慈烺只将他们罢官削职,但是功名还在,并没有将他们贬为平民,这也算是留了一点余地。
所以哪怕是被贬了,依然要开口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