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以后基本上都是县令,甚至是同知级别的职位。
因为他们去的地方更遥远,环境更加艰苦,甚至还有一定的危险性。
那些地方都被都是被朝廷打下不久,还有一些不服朝廷统治的人,时不时的会搞点小动作。
条件越艰苦,那给出的待遇还有职位就越好,反之环境越好越舒服,那自然起点就会越低。
这就是朝廷故意设计的模式。
否则的话大家都拼了命的想留在京城,再不行就留在中原地区,还有谁会去那些偏远的地方上任啊?
并且这将会形成惯例。
因为大明朝廷的地盘会越来越广阔,需要派外派的官员也会越来越多。
那么最好是早点形成惯例,以后的人才会有心理准备。
甚至大家对此事习以为常之后,形成了思维定式。
那就可以省下很多事情了。
至少不用一个一个的去动员,要去给他们做思想工作,才能让他们去遥远的地方上任。
虽然事情很多,大家都很忙碌,但是一切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到了过年之前,通往西域的铁路正式通车。
朱慈烺对有功人员进行赏赐,很多技术人员的年终奖直接翻了一倍。
还有就是其他部门的官员,以及各大兵团的将士。
年终奖该发的照发,有功劳的额外进行奖赏。
大家手上有了实实在在的可支配收入,趁着要过年的时候开启大购物模式。
这又让整个大明各地的商业,迎来了一波井喷式的发展。
像各大兵团的兵团长,还有内阁大学士和各部尚书。
年终奖至少都是1万两银子。
有功的将领那就更多了。
这一次对中高层的年终奖进行了削减,没有之前几年那么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给中下层人员发放的年终奖,却没有减少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