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们所处的毕竟只是实验室环境,生产能力相当有限。
即便整个团队原班人马日夜拼命赶工,一个月下来也造不了几辆坦克。
但在新的坦克厂建成投产之前,也只能依靠宋应星他们这边的力量,勉强维持着坦克的少量供应。
先搞几辆坦克出来。
那也可以让坦克兵可以进行训练。
有了坦克兵之后,坦克才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嘛!
所以现在是能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
为了尽可能提高产量,宋应星一方面让人争分夺秒地生产坦克,另一方面积极申请补充大量的人手。
这不仅是为了增加当前的生产力量,也是一个培养专业人才的过程,为未来兵工基地的大规模生产储备有经验的工人。
而在新的兵工基地这边。
随着厂房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建成。
原本负责炸药厂的高文采,凭借着出色的管理能力和对军工事务的熟悉。
被朱慈烺调派至兵工基地,并被委以重任,任命为兵工基地的保卫部队总兵官,负责整个基地的安全保卫工作。
按照事先作出的安排和部署。
在工厂和宿舍建起来之后。
大量的技术人员和工匠开始陆续入驻。
各类原材料、蒸汽机、发动机以及发电机等重要设备,也源源不断地被运送至基地。
众人齐心协力,按照预先规划,逐步搭建起了一条略显粗糙但却原始有效的生产线。
坦克厂的大体框架搭建起来之后,即刻开始投入生产。
朱慈烺一直心系坦克厂的生产情况,特意抽出时间亲自前往视察。
到了坦克厂后,他看到这里的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但也发现目前的产量依旧处于较低水平。
按照当下的产能估算,一个月最多能够生产十三辆坦克。
不过,当朱慈烺看到坦克厂生产的第1辆坦克时,心中不禁感到一丝欣慰。
经过现场的初步检测,这辆坦克各方面性能都相当稳定,基本能够满足当前的作战需求。
朱慈烺也清楚在当前的条件下,这样的产量和性能已经实属不易了。
当下最为关键的任务,便是着重培养工匠和工人的操作熟练度,通过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想办法逐步提升产能。
如果他们的敌人没开挂的话,那么只需少量的坦克,就足以碾压绝大部分的敌人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以产量方面他没有太过着急。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