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立刻着手教育和科举改革……
……
心里面有了决定之后。
朱慈烺在最初的草案上又填充了一些内容,做了一些改动。
到了次日早上开朝会的时候。
各位大臣汇报完了日常工作。
朱慈烺:“各位爱卿,科考方案已经公布了一段时间,除了儒学之外,其他需要科考的内容也已经公布。
反响如何,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前路多艰,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停止前行。因此、朕决定对教育制度和内容做出改革,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皇上英明……”文武大臣齐声喊道。
因为大家都习惯了这种情况了。
朱慈烺有什么新的改革措施,往往是自己在朝堂上提出来,根本不需要借助他人之口。
不像别的皇帝要搞个什么改革,往往还要迂回一下,由别的大臣先提出来。
大权在握的朱慈烺却不需要这一套。
在君权与臣权的较量之中,朱慈烺占据了压倒性的绝对优势。
当然是怎么办事效率高就怎么来。
而文武大臣对于朱慈烺刚才说的这些。
当初决定作出科考内容的改革时,他们就知道了早晚会有这一天。
本着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
文武大臣知道反对也没用,那就只能选择支持了……
朱慈烺接着说道:“很好,看来各位爱卿也有锐意进取之心,穷则思,思则变,因时应势而为之,方能解决实际之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于教育制度和内容的改革也是如此,国子监从此取消,改为大明综合学府,将会从州学和其他参考人员之中招生入学。地方上的州学和县学等学校不变,主要是对教育内容作出改变。
普通的乡镇学校和族学,教学内容以识字和数学这两科为主。其中的优异者可以进入县学,从县开始原有的儒学、武学、医学和阴阳学,以及社学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数学工学农学等科目。
从县学升入府学和州学的时候,这些内容都要列入考核范围。并且这些科目所占的比例,相互之间的差距不能太大。大概的方案就是这样,各位爱卿可有什么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