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黄宗涛这边正写着书信,沈佩兰已引着春桃和夏荷进屋,捧着两个早已准备好的,鼓鼓囊囊的包袱,“两位先生,这里面是一些干粮和清水,还有几套做好的衣服。。。。。。不成敬意,还请两位先生笑纳。”
“多谢夫人!”
我提起包袱,但觉入手沉甸甸的,暗中捏了捏,便知道里面塞了不少银元,甚至还有几根小黄鱼。
“夫人说不成敬意,实在是太客气了。”我也不矫情,放下包袱,拱手说道:“恭敬不如从命,我们兄弟就收下了。”
沈佩兰微微笑道:“救命之恩,何能报答万一?宗涛说了,以后家中不拜菩萨,专为两位先生立下生祠,供奉香火。但盼两位先生大名能早日响彻世间,受万人敬仰。”
“这封信,还请神断先生收好。”黄宗涛也已写好,装进信封,递给了我。
我伸手接过,那边汉琪提起包袱,我们二人道了声:“告辞。”转身便走。
“我送两位先生一程!”黄宗涛追了出来,连同沈佩兰一直把我们送出黄家的大门外。
门口早有一辆汽车候着,应是沈佩兰安排好的。
沈佩兰在门口留步,黄宗涛却死活不肯回去,坐上了车,陪着我们兄弟直出城外,兀自要送,直到司机提醒他,再送下去,便没油返程了,我和汉琪也要他回去,他这才不再坚持。
“两位先生一定保重啊!”黄宗涛在车下目送我们远去,声音哽咽着叫道:“再生之恩,永世不忘!但凡二位先生用用得着的地方,兄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我俩挥了挥手,望着西北,大步流星,疾行而去。
。。。。。。
我们兄弟二人脚程极快,半日功夫便已远离城郭,深入丘陵地带。
一路上,与汉琪谈论南方风土人情,与中原大不相同,又论起近日来所见人物,饿了吃干粮,渴了喝水,也不觉闷。
午后时分,我俩便已看见前方郁郁葱葱、绵延不绝的山岭。
越过一条阔水,穿过一片林地,出现了一个小村落,放眼望去,尽是泥墙茅顶,约莫有五六十户人家。
村口立着一座牌坊,刻着“王家坳”三个大字,便是村名。
牌坊左侧,长着一株极为粗壮的老槐树,树下坐着几个裹着粗布短打的汉子,打牌的打牌,抽烟的抽烟,聊天的聊天,颇为热闹。
我和汉琪并未打算进村,只是从村旁绕过,瞥了一眼之后,便继续赶路。
但就在我俩即将走过村口的时候,一个壮汉猛地站起身,提着根胳膊粗的枣木棍子,喝道:“站住!”
我和汉琪均是一愣,然后东顾西盼起来。
好像除了我俩,没有别的人。
“就是说你俩呢,还看谁呢!”
那壮汉一边呼喝,一边招揽人,“呼啦啦”地涌上来,前前后后围住,把我俩围在了路中央!
我和汉琪均不免觉得莫名其妙,好端端走路而已,无非瞥了一眼,是触犯了他们什么忌讳吗?
汉琪皱眉道:“叫我俩站住干什么?”
“问话!”那壮汉围着我和汉琪转了一圈,声音粗嘎得像破锣,眼睛瞪得像铜铃,目光在我俩崭新的麻衣和鼓鼓的包袱上扫来扫去,又深深地看了一眼汉琪背着的青釭剑,伸手就准备去摸——
汉琪一侧身,怒目而视道:“别碰我!”
壮汉冷笑道:“哟,还挺横啊!”
眼看汉琪就要发飙,我连忙说道:“你要问什么话就快问吧,我们着急赶路。”
壮汉“哼”了一声,道:“哪里来的,叫什么名字,准备去哪儿,干什么,一五一十,老老实实交待出来!”
汉琪骂道:“给你脸了是吧?!劫道剪径的土匪都没你问得多!我们凭什么告诉你?你算干什么地?!”说罢,回顾我道:“大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