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多少的人力物力在这里面。
又产生了多少的问题。
所以朱元璋就想了一个办法,直接就把这一步给省略了。
地方上收取的税粮等东西,先供地方上进行支取。
不必往朝廷这边进行运输。
地方上的一应开支,全部都从这里面出扣除了,再把剩下的余粮,往朝廷这边运送。
这事儿看起来,确确实实是一劳永逸,省去了诸多的程序。
但是,这同样是个拍屁股的决策。
这将会引发无数的问题。
首先便是令的一部分财政大权旁落!
钱粮这些根本性的东西,怎么才最安心?
自然是握到自己手里,并掌握着分配权最安心。
虽然在洪武朝时,倒不至于会引发这么大的影响。
但是,真的算起来,各方面的影响,那是一点都不少。
若不是有着,这种特别大的自主权。
那些地方上的众多官员们,想要再钻空子,钻的如此迅猛,可没那么容易!
除此之外,他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大弊端,就导致了朝廷对于地方上面的监管,变得特别的不容易。
一方面是地方上的钱粮,没有掌握在朝廷的手中。
另外一方面,则是地方上面的账目,实在太乱了。
各个部门儿,都要朝着地方那里去要钱。
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
再加上别有用心之人的有意为之。
地方上的账目,简直就是一团乱麻!
很难具体理得清!
不仅是空印案,包括后面牵联甚广的郭桓案,能够一下子拔萝卜带出泥,牵连到那么多人的头上去。
除了各种各样的原因之外,朱元璋这种容易被人钻空子的税收办法,在里面起到的作用,同样是不少……
回想着自己所了解到的,关于洪武时,朱元璋所定的的税收与运转制度的种种事情。
梅殷倒是明白了,为什么系统会在这个时候,给自己出这么一个死谏任务。
让自己对这个事进行死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