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大明嫡长子都有谁 > 第311章 后宫、奏疏、盐法(二合一,六千)(第3页)

第311章 后宫、奏疏、盐法(二合一,六千)(第3页)

只有出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皇帝的威信才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到加强。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大明的弊病那么多,朱厚照当然是想要越改越容易,而不是越改越费劲。

江南这片土地,怎样都是商业繁荣,也只有商业繁荣才能慢慢催生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至于说到底能不能真的产生资本主义,或者即便产生了是好是坏,那就是另外的事情了。

朱厚照只是记得以前读书时看到‘明末资本主义萌芽’这句话觉得很可惜。

那时候对社会学、经济学以及背后的文化等等种种因素都不了解,心里头只有一个念头:我们这个民族真的差一点。

所以没能当成列强。等到有实力了,和平与发展又成了主题。

而眼下的正德年间,

西方也就刚刚开始大航海。

大航海时代所带来的财富其实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人类科学技术在这几百年突飞勐进,他想要那些知识传进来。

所以大明也要参与大航海。

“你的造船厂,如今怎样了?”

梅可甲答说:“也是开海令之后,好些大商户都需要添置船只出海,只可惜海禁多年,会造船的工匠很少。说起来,好些人是求着微臣交船,但微臣实在无船可交啊。”

说到这个朱厚照也只能叹气。

这就像后世的一些产业衰败一样,重建起来难度最高的就是如何再培养出相当数量的产业人才。

只要人在,恢复起来相当快,譬如二战后的德国、日本;要是技术人才都不在了,那光有钱、有政策其实也很难,譬如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和乌克兰,技术人才大量流失,自己的东西坏了自己都修不好。

可这个也是没办法的事。朝廷禁海以后,造船产业无非就是造些大运河上的船只,没有那么大的‘市场’,自然就没有那么多的人。

“以往朝廷长期海禁,就是工部眼下想必也不会有很多会造船的工匠。不过多几年培养总归是可以有越来越多的人的。朕心里希望,有一天大明能够再造出郑和宝船。”

郑和宝船说是长一百多米,真的开出来就是古代航母。而嘉靖年间记载,明朝使臣出使琉球国,所乘的“封舟”长仅45米,宽10米。

船队出现也会促进火炮的发展,因为海上有争端肯定还是要靠炮去打,你不可能射箭,鱼都射不到,不要说人了,更不可能提着刀去砍。所以海上的武装力量一定是火炮更加方便。世界上第一艘侧舷装火炮的战舰就是在目前这个年代,由英国人建造的。

大明一定要参与这个进程,哪怕是引来了战争也要参与。因为极端的来说,战争也是技术交流和融合的一种形式。

谷大用和梅可甲走后,

朱厚照一个人又想了很久。

没有开海之前,他想着就是开海。等到真的开了海,他就在幻想着大明的海上无敌舰队。

刘瑾劝了他几次就寝没成,后来还是秋云过来,因为夜太深,实在不能够多熬。

三日后,

朝廷发生了件较大的事,大同传来军报。

周尚文领兵八千,与鞑靼在草原上进行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战斗,这次战斗有一百四十多名士兵战死,但斩首敌军三百多人。仅从战损比上来说,明军算是胜了。当然,明军还是退守大同,国境线不会有任何改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