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是在本命高原之上,就算他们真的不喘气也没什么关系就是了。
有神识辅助,考核评级可以说是非常之快,仅仅只是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全部完成了从布政使司,到县级官员的政绩评级。
不过此时,包括内阁众人在内,所有人的面色都有些不好看,只因为太差了。
京城四品以上的官员,政绩评级,单单就他们给的,统一只到六品,天知道帝玺评级,去掉不可避免的一定水分之后,还能降到哪去?
七品?八品?甚至是九品?
此外,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一百四十多个府、一百九十三个州、一千一百六十九个县、四百九十三个卫和三百五十九个所。
除了卫所属于军方,毕竟不是战争时代,将领的政绩没有太大变化外,其他省级封疆大员的政绩,均摊开来,只达到了可怜的八品。
等到帝玺提纯政绩之后,估计会降到九。
就连向来政绩领先所有人的山东布政使,徐熙然,这次的政绩评级也只有五品。
(注:详见第223章。)
可见,巨粮危机之下,整个大明官员阶层的政绩,都受到了重创。
以小见大,可见现如今大明内部的矛盾,在短短五年时间里,激化到了何种程度。
一时间,在座的所有人都沉默了,六部等官员直接低下了脑袋,紧张的口干舌燥。
内阁众人虽然好了不少,可也是低眉垂目。
他们不敢想象,等到帝玺对政绩进行提纯之后,皇上会如何的愤怒和不满。
“嗡。”很快,帝玺的提纯政绩评级也跟着出现。
这一刻,众人都下意识的朝着石桌半空中的政绩评级看去。
严嵩人看到最终的政绩评级后,都是不由得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果然不出所料。
整个大明,上到省级封疆大员下到小县之主,均摊下来,政绩评级仅仅只有九品。
可以说是,堪堪入了品级。
这也就是说,五年时间里,整个大明,官员的政绩都在集体下滑,足以见得他们治下的百姓,此刻对朝廷有多少怨念。
当然,情况说严重倒也不是特别严重。
至少五年时间里,大明各阶官员政绩均摊下来,评级能入品,达到九品,这就说明,大明现如今还没有到百姓怨声载道的地步。
毕竟巨粮危机也只是从嘉靖七十年开始的,五年时间,以大明现如今的体量和财力,还不足以让百姓感受到绝望。
再者说,从嘉靖四十年到七十年,三十年时间,很多百姓虽然已经离去,但也有很多百姓是从那个最艰难,最黑暗的大明走过来的。
见识过,吃不上,穿不上,还要被官府迫害的年代,体会过什么叫真正的绝望,年轻一辈或许不适应,各种抱怨,对朝廷不满,但对于老一辈人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