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杨炳荣一时间没有回过神来,他没有想到苗桂凤会突然说起赵国栋夫妻的事情。
“翠花花钱大手大脚的,买了那么多东西,新衣服、新被子,还买了东西寄回去给她娘家,又借钱出去。”
苗桂凤道,“他们两口子手里的钱就那么一点,不可能没有花空的。”
“又不是我们家的事情。”
杨炳荣道。
“他们……”苗桂凤本来想着那些人会不会闹起来,估计不会了,江玉琴不是江家的女儿,江玉琴不敢过来闹。
这一段时间,江玉琴为了照顾养子,她工作都没有好好做,还出差错。这让车间主任很不高兴,工厂本来就没有多少单子,有员工在那边偷懒,不好好做事情。厂里领导想着让一部分职工先休息,等有单子再让他们来工厂上班,只是让他们待在家里的时候,就没有工资了。
那些人愿意去找别的工作,那也行,工厂不阻止他们去找别的工作。要是别的工作是临时工,也不用那些人辞职,只要厂里要他们回来的时候,他们能回来工作,那就行。
江玉琴不愿意再另外去找工作,她就想着一直在厂里做着。
汪春芬跟江玉琴是一个工厂的,两个人遇见一样的情况。汪春芬不像是江玉琴那样没有好好工作,她用心工作,但大环境就是那样,她的工作也受到影响。
“怎么能这样?”
江玉琴十分气愤,“怎么不先让其他人先回去家里等,要让我们先回去家里等?”
“厂里不是说了吗?按照家庭困难程度来办。家里困难的,先留在工厂,有订单了,先让他们上。”
汪春芬道,“我们结婚了,家里有另外一半,对象在工作,有工资,就让我们先回去家里等一等。等厂里有更多订单了,再让我们回来。这中间,我们自己找点零活干。”
“那些零活好干吗?干的时间长,还没有多少钱。”
江玉琴道,“别人困难?我还说我困难呢。我们家有一个小孩子,这孩子的亲爸没有了,是我跟丁超在养着的。养孩子费钱的,就该让我们在这边工作。”
“……”汪春芬看向江玉琴,她早就跟江玉琴说过了,养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养孩子就是要费钱,还要费很多的钱。要是江玉琴不愿意花这个钱,那江玉琴就不要跟丁超结婚,就该早早嫁给别人。
要是江玉琴嫁给别人,生属于她自己的孩子,不要去给别人养孩子,那会好很多。江玉琴还能挑选一个婆家人好一点的男人,婆家人还能多照顾他们一点。江玉琴非得嫁给丁超,去给别人养孩子,谁都阻止不了。
“一有事情就让我们退让。”
江玉琴道,“我们来工厂也是有好几年的,怎么能这么对待我们?还说我们年轻,我们好找事情做。外面的工作多难找,他们又不是不知道。”
工厂还没有倒闭,就是缺少订单,领导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先让员工回去家里等一等,暂停发放工资。
改革开放,市场调节,很多工厂都面临缺少订单的情况,不只是江玉琴这一家工厂。有的工厂乘势而上,发展得更好,有的工厂就是落魄了很多。
一些单位领导都习惯了上面下发订单,上面没有下发订单,要他们自己出去找订单的时候,他们都懵了。出去找订单,去哪里找订单,什么人需要那些东西,哪里的人需要那些东西,谁会出那些价格……有诸多问题需要那些人解决的,那些人只能想办法,想不到办法也得想办法。
领导们头疼,开了一次又一次的会议。
江玉琴不管领导开了多少次会议,也不管这个抉择有多么艰难,她只知道自己当初花了钱买的工作,怎么就能让自己回家等着。
“那些年岁大的人,他们还能早点退下来,过几年就退休了,我们呢?”
江玉琴道,“我们更不容易的,结婚养孩子,我们手里还没有积攒的钱。”
“先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