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拉拉秧
席于飞为了交代这个房子的事抓肝挠心一宿没睡好,却不知道于教授压根没跟席家说这件事!
在于教授心里,其实他是占便宜的人。
两千块可是个大数目,人家说掏就掏出来了,买了房子放在那里也不怎么住。
现在自己又厚着脸皮住在席家,怎么好意思把房子的事拿出来说?
在席家人眼中来看,这就是席于飞巧合遇到了困难的于教授,孩子是个善良的人,看不惯原本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如今落得如此下场,才想着要把人接到家里来住。
席文明对此还跟曾柳华表示,虽然席于飞学习不咋地,但对文化人的尊重是刻在骨子里的。
而且他们俩也是经历过枪林弹雨的人了,知道在这个时间段被平反的人,那绝对是厉害角色,否则也不会这么快就被从西北农场那个恨不得把人压榨死的地方出来。
于教授没说是谁帮他平反的,席家也没问。但对这种知识分子的尊重,席家是很欢迎于教授的。
不但欢迎,当席文明知道于教授拿了一年的介绍信可以住在京城,以及他还是个学历史的牛人,顿时就动了脑筋。
历史这门学科,在当今工人老大哥当家的时候看上去不起眼,但读过书的人都懂什么叫做历史以镜为鉴是多重要的。
但于教授状态不是很好,尤其是听说席文明还是个初中学校的校长,就显得有些紧张。
他当初也是在学校里做副校长的,平日里就喜欢翻故纸堆,谁知道因为几本书就被打压成坏分子,说他迷恋资本主义,向往封建社会之类,又是剃阴阳头又是批斗,最后送去大西北,差点儿没死在那里。
从那之后,他再也不说自己是老师,也不说自己是学历史的。
他真的怕了,太害怕了。
这次也是因为席家人太热情,还这么周到,他一个激动,不小心说漏了嘴。
不过虽然没办法把于教授弄去学校给学生们讲课,但席文明却不会放过这个老瑰宝,让家里孩子们围着他“讲古”,就当听故事。
有一群叽叽喳喳又有礼貌还热情的小孩崽子们作伴,不光于教授精神头好了许多,就连于天河跟于向前都变得开朗了。
席文明还跟于教授商量,让于向前跟着家里的孩子们一起去上学,就是借读,多接触接触同龄人,也能让孩子开心一些。
于教授跟儿子商量了一宿,同意了。
住在席家不到一个礼拜,于向前就有了新衣服,新书包,开开心心的跟着小伙伴们去上学了,完全看不出当初在沪市家里畏畏缩缩担惊受怕的样子。
但这些席于飞不知道,他压根想不出来要怎么解释那个房子的事,干脆破罐子破摔,什么时候暴露了,什么时候耍赖。
撒泼打滚一哭二闹三……上吊就算了,反正胡搅蛮缠的,家里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跑沪市跑到月底,再换线果然是西北。
从京城直达西宁,三天三夜的车程,并且要跑上四个月。
因为车程长,休息时间也长,一个月也就跑三个来回,所以长途的基本都是四五个月。
没有人喜欢跑穷地方,尤其是大西北。
这时候大西北满地黄土三面戈壁,别说土特产了,本地人都吃不饱,一个个穷的叮当响,就算是大城市的人状态也很差。
去那边,等于白白浪费四个月的时间,分币不赚,累得半死。
但同为长途,跑粤城与黑省就让人比较开心,这俩地方都能淘换到好东西。南边挨着港城,如今已经有了走私,什么收音机手表钢笔衣服,随便倒腾点儿拿回来就能赚钱。
一个挨着老毛子,那边的糖果皮毛还有本地的药材山珍特别受欢迎,而且价格还十分便宜。就算不拿出去换钱,但给家里人改善一下,或者送礼都十分拿得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