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穿品如的衣服啊?”
“什么品如?品如是谁?公子你说什么呢?”
眼看着李吣已经入戏,周乐也就不再说什么了,趁李吣化妆的时候,他也穿上李吣给自己专门带的那一身衣裳。
虽然是古装,但拍《庆余年》的时候已经穿过很多次了,所以此刻并没有困难。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周乐等着无聊,于是开始吟诗。
“好诗好诗,公子真是好文采。”
“这就好文采了,你等着我再给你来一首。”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这首更妙了。”
“这还妙?那你看看这首呢,锄禾日当午”
念完之后,李吣已经来到了周乐身边:“谁是锄禾?”
周乐潸然一笑:“自然是在下。”
“那谁是当我?”
“自然是姑娘你。”
随后二人就倒在了榻榻米上,开始探讨文学。
可探讨着探讨着,周乐忽然再次诗兴大发:“停车坐爱枫林晚,一行白鹭上青天。”
“好了好了,知道你有文采了。”
但周乐觉得既然这身衣服都穿上了,不吟诗作对岂不是白穿了?
“那我不背了你来。”
“我背什么?”
“你来背一首《咏鹅》。”
“背就背。”
可过了十几秒:“我的好姐姐,你也不能总背第一句吧,来来回回的都背好几遍了,你倒是继续背后面的啊。”
“讨厌,是你不让我背的。”
“我可没堵住你的嘴。”
就这样二人背了一晚上的诗。
第二天要开启中国电影周的单元,在这一场上大家就比较期待了,李吣也没有再说周乐不去找她的事儿,毕竟昨天学习了一夜,两个人的文学素养都大大提升。
就在这天上午,饺子把周乐请了过去。
“周老师,之前他们让我报的时候还建议我报个最佳儿童故事电影奖,但是我又不想把《哪吒》定义为只给小孩子看的电影,所以就报了一个最受欢迎影片奖和最佳作品奖,一个高一个低,至少冲一个。”
“挺好的,儿童电影实在是没必要,咱又不是《熊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