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如履薄冰笔趣阁 > 第350章 一步到位(第3页)

第350章 一步到位(第3页)

部一级的都尉,也就是将军们,会在军帐里对着地图比划,然后制定某某校打这里、某某校打那里这样的大体战略。

真正亲临战争,进行前线指挥——尤其是临阵应变的,是校尉。

明白了这些,就不难理解汉家军队‘校’一级的编制,为什么明明只能有两队共千人的编制,但禁军、野战军,却都统一超编为四队共两千人了。

——如果手里只有两队,那校尉在临敌时,唯二能下达的军令是:甲队为前军掩护,乙队为后军撤退,交替掩护撤军!

或者是简单直接的:甲队进攻,乙队留守。

但有了四队,指挥空间就大很多了。

可以像前文所举的例子那般,一队正面冲,两队侧面包,再留一队以备不测;

或者从前、后、左、右分别围住本方中军,摆出龟壳阵坐等对方冲杀。

至于汉家至今都还保留着‘二队为一校’的编制制度,而不是直接改为‘四队为一校’,则是由于:二者皆有可取之处。

——二队为一校,在战时临时编制当中,是够用的。

因为战士临时编制,大多数时候是要守城、守营。

一队作战,一队轮换,足矣。

而四队为一校,则更符合禁军及常备野战军的需求。

所以,二队为一校的理论规定便保留了下来,成为了郡县兵马,以及战时临时部队所采取的编制规定。

而有额外需求的禁军、常备野战军,也得到了四队为一校的超编特权。

一校千人,超编为一校二千人,更准确的说法其实是:二队一校,超编为四队一校。

校一级的翻倍超编搞清楚了;

部,即‘军’一级的混乱超编,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校一级从两队超编为四队,是战时需要更多独立的作战单位,来履行更多战术调度。

而部,即‘军’一级,从原则上的五校,酌情扩编为六到八校,则是兵种问题。

和前者一样:什伍之制中‘一部五校’的规定,是郡县兵,以及战时临时部队的编制组成标准。

缘由也很简单:前、后、左、右、中。

一部都尉,也就是一军,无论是在行军过程中,还是在安营扎寨后,都需要五个校尉分别成为:前军先锋,左、右侧翼,以及后军、中军。

而禁军和常备野战军,之所以要在这五校外,再多添一到三个校尉,则是为了弥补兵种缺陷。

好比飞狐八校,为别为:材官巨盾;

长弓射声;

硬弩崩山;

剑盾;

戈戟;

弓骑;

轻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