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这秋收之后,又……”
见青年不解,那官吏不由得苦笑一声;
正要再说,却见一老者猛地背起粮袋,一肩将青年顶开大老远,便将米袋丢到了官吏的面前。
“卖!”
“三十钱一石,俺卖!”
忙不迭说着,老者便又焦急地回过身,连喊带骂的招呼起几个儿子,将自家的粮食扛过来。
等那官吏笑而不语的低下头,为老者的粮食称量起来,老者才洋洋得意的侧过头,望向那仍旧愣在原地的青年。
“就说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先帝上一回下令平准均输的时候,你小子还没断奶呢!”
“唉……”
···
“你父没了,你家往后,便要你小子扛大梁。”
“记住喽;”
“这是少府内帑平准均输,怕俺们老百姓手里的粮食卖不出钱,才抬价买俺们手里的粮食。”
“粮价高了,少府卖低价粮给俺们吃;粮价低了,少府高价买俺们的粮,免得俺们农户吃苦。”
“——这,可都是太宗孝文皇帝的遗德啊……”
“原以为先帝的仁慈,陛下能继承,就已经是顶了天了;”
“想不到就连太子……”
说话得功夫,老者的粮食便已经完成了称量。
那治粟都尉的官员也不含糊,当即便掏了钱。
却见老者拿了钱,并没有对治粟都尉的官员表达感激,而是面色涨红的折过身,鼻息粗重的看向亭内,那依旧呆若木鸡的税吏。
“田二!”
“——你个婢子养的!”
“不是说俺家的粮去了农税,也还有三百四十石吗?!”
“怎到卖粮的时候,就只有三百二十石了?!!”
老者沙哑的咆哮声,只惹得那税吏心下一紧!
下意识要说‘是买粮的称错了,坑你呢’,话到嘴边才反应过来:从老者手里买粮食的,可不是过去这些年的粮商们;
而是太子派出来的治粟都尉……
——都尉!
——人家身边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