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个把月前,太子宫开始售卖平价粮时,宫内下人沿街叫卖一样:这一日,响彻太子宫外的,仍旧是‘叫卖声’。
又见太子掏出来这么个见都没见过的东西,老者经过简单的推理,便凭经验将其归纳为了赈灾粮。
更多的,则是原本想要买米,此刻却捧着钱袋,不知该如何是好的。
不知道有多少老农食不知味、寝不知安,就怕哪天一觉醒来,太子宫外就没有平价粮往外卖了,自家只能忍着心口揪痛,去从粮商们手里买高价粮吃。
不等刘荣反应过来,一旁的临江王刘淤便含笑上前,顺势扶过老者的手臂,便将老者扶到了面饼摊旁。
“今我汉家海内升平,百姓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作为受赐几杖,享誉十里八乡的长者,老人显然见识过类似的场面。
够软,就意味着能咬得动、吃得下肚!
能嚼的动、咽的下,又是地里长出来的粮食,能消化;
夫复何求?
“嗯?”
“不知是加了甜菜汁,还是直接加了蜜……”
“孤,更习惯叫这个东西为:石磨。”
又或者,直接就是失望至极……
只是这面饼,为什么叫‘面饼’?
既然是冬小麦,即宿麦做的,不应该叫麦饼,或是宿麦饼才对吗?
那面饼,那饺子,啧啧啧;
只是想想,我这嘴里都流黄水!
于是,太子宫外有白食——尤其还是极其美味的白食的消息,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便传遍了长安附近,方圆百八十里的范围。
堂堂太子储君,愿意屈尊降贵,在自家门口:太子家,也就是太子宫门外设棚卖粮,本就为刘荣赢得了不少百姓的好感;
——有足足五个人,每个人面前,都无一例外的摆放着一团和好的面。
到第四日,刘荣终于图穷匕见。
“承蒙各位关中父老厚爱,孤,谨谢!”
此刻又是如此谦逊的姿态,更惹得众人连连拱手不止,若不是实在拥挤了些,更是恨不能直接跪下去。
没让朝野内外等太久,刘荣很快便给出了自己的强势一击。
“新鲜出炉的麦饼子,热乎的”
又是两句话说出口,同时脚下迈出几步,来到流水线的第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