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回眼前:如今汉家的政治背景,还不允许皇帝在任何场合、以任何形式,亲口承认自己的错误。
即便抛开这一政治背景不谈,当今天子刘荣,也绝非前脚刚做出一个决定,后脚当着臣下的面唾面自干,否定自己决断的昏君、庸主。
既然不是真的认错,那刘荣的真实意图,也就不言而喻了。
知道这是一场考试,窦婴自然也拿出了应试的态度;
只短暂措辞片刻,便以当世大儒的身份,开始为刘荣辩起经来。
“陛下高瞻远瞩,又岂是臣等庸人所能揣测?”
“——虽然不能完全明白陛下这么做,究竟是出于什么缘故,但即便是臣这样愚钝的人,也能大致参悟些许;”
“方才那番话,如果真的是陛下在否定自己,那臣要对陛下说:望陛下切勿妄自菲薄!”
“毕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就好比先孝景皇帝,生来就是为了削藩——陛下,也是生来便要率领我汉家,一扫过往五十年之国仇家恨。”
“既如此,陛下不愿再与匈奴胡蛮虚与委蛇,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不得不说,窦婴这番话很有水平。
扪心自问,若换做刘荣站在窦婴的立场,可定无法将这个纯粹的马匹,拍的这么高大上、光伟正。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这样——如果仅仅只是马匹拍的好,刘荣也不会说窦婴有资格,甚至是唯一有资格成为刘舍之后,下一代汉相的人选了。
没错;
除了高情商,窦婴也还同时具备高能力。
除了一手鬼神莫测的拍马屁绝学,窦婴,也同时具备相当敏锐的政治嗅觉,以及相当宏大的政治视野。
“当然,对于之后的事,想来陛下也早已成竹在胸。”
“比如今岁秋后,匈奴人几乎必定会再度犯边,以报开春之时,陛下折辱匈奴使团的仇。”
“战事调度,陛下恐怕已经有了成算;”
“待臣履任亚相,便该循着陛下对秋后战事的安排,为陛下分忧解劳了……”
你看看!
你看看这话说的,多漂亮?
明明是想提醒刘荣:今年秋收之后,匈奴人肯定还要打过来;
可说出来的话却是:陛下肯定已经预料到这件事了,而且肯定做好了安排……
“儒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