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茵含笑收下家属的赞扬,将刚刚从小茜妈妈话语中收集到的信息集中在一起,剖析清楚。
思考片刻,她再次发问,“如你所说,孩子似乎性子很是要强?”
“没错!”
“那她平日里是否在任何学校和家庭活动中都不甘落于人后?”
“这种性子不好吗?”小茜妈妈开始意识到不对劲的地方,不理解陈茵为何会就类似的问题两次提问。
“有利有弊。那么我猜孩子在平日里的班级活动当中肯定也很积极主动,例如学期开学搬书、打扫卫生移动桌椅等。”
话音未落,陈茵抬眸对上对面一家人的眼神,三人如出一辙地露出一副“你怎么知道”的表情。
与此同时,三人也意识到其中必定有问题存在。
小茜妈妈疯狂摆动脑袋,晃走脑海中的迷雾,焦急地追问,“有什么问题吗?”
“孩子过小时不宜进行太繁重的劳动。”
一听这话,夫妻俩的心瞬间往下沉,陈茵继续说话,打断两人的思绪。
“找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来,小茜,把舌头伸出来看一看。”
郭小茜第一次听到如此神奇的治病方式,立即对着陈茵张开嘴巴,露出舌头。
只一眼,陈茵和齐闻仲都看见了舌头的左侧存在明显的瘀瘢。
“可以了,把手放到脉枕上。”陈茵将放在手边的脉枕转移到郭小茜面前。
郭小茜新奇地盯着小小的枕头不放,轻轻地将手腕压上去,“姐姐,你这枕头可真小,没有我睡的舒服。”
天真稚嫩的话语将室内悲伤的气氛一下子冲散,夫妻俩都回过神来,全神贯注地盯着陈茵的动作。
“换一只手。”
两只手都结束脉诊,确认患者的脉搏呈现出细澀的特点,再一次印证陈茵心中的判断。
她将脉枕收回,抬眸对上家属紧张的目光,道出自己的判断。
“我认为孩子是由于性子过于要强,所导致努伤胸络留瘀,呈现出劳伤咳嗽的症状。在我们中医看来,她属于痰瘀①。”
“想要治疗此症,主药采用丹参,有活血祛瘀的功效。其余的檀降香、砂仁……”
陈茵一边解释开方的原因,一边将方子在纸上记下。
将方子递给患者的时候,她还不忘安慰道:“孩子目前的症状并不算非常严重,我估计三剂药下肚就会有成效。”
闻言,夫妻俩高兴地都快直接跪倒在地给陈茵磕头道谢。
之前两人不知道了走了多少医院,看了多少医生,陈茵是第一个明确给出治愈时间的人。
三年,她们俩都不知道这三年自己是如何度过来的。
小茜妈妈眼含热泪,站起身,对着陈茵的方向连连鞠躬,“陈大夫,我们全家都要谢谢你,没有你,我们真的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是啊!陈大夫,有你的这句话,我们总算是可以安心了。”小茜爸爸跟着附和。
郭小茜也意识到眼前的大夫可以治好自己的病,有些扭捏地站起身,跟着父母一起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