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蓦然想起,这个时代虽然和华国某个朝代背景类似,却并非沿着历史路线行进。在这个时空中,没有华佗、没有扁鹊也没有张仲景,那部传扬万代的《伤寒杂病论》也是不存在的。
在这个大业朝,伤寒竟然还没有有效方剂予以治疗,也难怪李明举如此激动了。
宁锯子抓了抓头。
他上辈子虽然久病成医,但也只是对西医的部分治疗手段和药剂相对了解,中医博大精深,方剂繁多不说,一个方子又可以根据病人的情况做增减,不是专业出身的人很难理解明白。
《伤寒杂病论》都写啥了?一个字也不知道啊!
宁锯子干笑一声,瞬间放弃了发展传统医学的路线。不是他不想,是他根本就不会,治病救人可不是打铁炼钢,差不多也能凑活着用,这可是一不小心就要出人命的大事!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治病救人济世派都是专家,他相信只要开了头,这些本时代最出色的医生一定能找到突破的机会。
想到这里,他也不纠结,很干脆的答应了方胜的建议。
“若是能得各位指点最好,九凌湖中已然开设的医学坊,三位可以开坛讲学,我墨宗实验室随时恭候三位名医驾临。”
要怎么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呢。
宁锯子造好了金刚钻,瓷器活这便成群结队地上门了。
李明举李郎中苦心钻研伤寒多年,一直未能有所进展,这次听说有药能治疗这一恶疾,哪里还愿意浪费时间?
“就这?”
李明举瞪着眼前一瓶瓶被封装在琉璃管中的透明液体,实在想不出天下有哪种方剂能造出这样清澈的汤药。
而且这量……也太少了吧!这还不够塞牙缝的!
“不是内服的。”
宁锯子摸了摸鼻子,从一旁的柜子中又搬出了他那一套注射用具。
依旧是惨不忍睹的针头,但连接却是换成天然虫胶和天然树脂混合制成的胶管,另一头可以与琉璃瓶盖上的密封阀相连。
这是业朝历史上第一支成型的点滴瓶,同样通过了动物实验。
虫胶树脂不好加工,就算宁锯子想尽了办法,造出来的成品质地比寻常见到的一次性静脉注射管要硬上许多,这时候也顾不上什么舒适度了,能用就成!
人体实验是宁锯子自己上的,依靠渣统的质检合格作为现身科研的底气,宁非用这玩意给自己打了一瓶自制生理盐水,然后又利用风险任务的奖励做了一次身体检查,结果一切正常。
“用这个工具把药直接打进人的血管里,能够比口服汤药更快见效,同时可以避免胃部消化导致药效的损耗。”
宁锯子一边说,一边叫来一名医馆学员,决定给几位老先生演示一下静脉滴注的过程。
他叫来的人便是环娘。
环娘是这一期医学坊中成绩最出色的学员,上次人体实验宁非也是找她操作。这姑娘下手又快又准,对血管的感知和把握非常敏锐,痛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见宁非叫了一个小娘子进来,三位郎中的表情都有些惊讶。